对于徐州菜这种以咸鲜酱香风格为主的中华美食,当地人显得十分陌生。
开业初期,饭店里冷冷清清,为数不多的顾客也对菜品提出了诸多不满。
一位身材高大的当地顾客皱着眉头,尝了一口招牌“徐州地锅鸡”,放下筷子,无奈地说:“这鸡肉太柴了,而且味道好平淡啊,完全吃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摇了摇头。
旁边的同伴也附和道:“是啊,这哪里好吃了?还不如我自己烤的鸡肉呢。”
两人交谈了几句后,便匆匆结账离开了。~3·{8?看×?书&?网% ¤_无?D?错_@+内~:=容?
服务员将顾客的反馈告知了王建业,王建业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虑:“难道是我们的做法有问题?还是当地人口味差异太大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一定得找到解决办法。”
而“把子肉”这道徐州传统美食,遭遇的评价更为糟糕。
一位当地女士尝了一口后,露出了嫌弃的表情:“这肉怎么这么肥腻啊,还有这奇怪的中式香料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她捂着嘴,似乎想要把刚刚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王建业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刺痛。
他知道,如果无法解决菜品口味与当地人口味相符的问题,这家店恐怕难以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隔壁阿根廷烤肉店的老板,一个身材魁梧、留着浓密胡须的中年男人,看到王氏饭店生意冷清,不免有些得意。
有一天,他站在两家店之间,对着王建业调侃道:“嘿,东方人,你们的食物,就像你们的文字一样难懂。
还是早点放弃吧,这里是我们南美烤肉的天下!”王建业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服气:“你等着瞧,我一定能让中华美食在这里受欢迎。”
他表面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回应道:“我们的美食有独特的魅力,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大家接受罢了。”
然而,他的内心却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饭店走出困境。
王建业深知,要想让饭店生存下去,必须对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良,使之符合当地人口味。
他决定带领厨师团队深入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
一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市场上,王建业就和厨师们走进了热闹的圣保罗当地市场。
市场里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热带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新鲜的肉类和蔬菜摆满了货架。
王建业站在一个水果摊前,拿起一个色泽鲜艳的菠萝,好奇地问摊主:“师傅,这个菠萝在你们这里受欢迎吗?平时都是怎么吃的啊?”摊主热情地笑着回答:“当然受欢迎啦,我们巴西人可喜欢吃菠萝了,直接吃就很美味,也会加到一些菜里,增添独特的味道。”
王建业和厨师们对视一眼,心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把菠萝加到地锅鸡里,说不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味道。”
接着,他们又来到一个酱料摊位前。
货架上摆满了各种颜色和口味的酱料,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一位厨师拿起一瓶色泽红亮的番茄酱,问摊主:“这番茄酱平时都用在哪些菜里啊?”摊主一边整理着摊位上的货品,一边回答:“我们做很多烤肉、炖菜都会用它,提味又增色。”
王建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可以借鉴这些酱料的运用,来调整我们菜品的味道。”
在市场漫步的过程中,王建业观察到许多当地顾客购买百香果。
他走上前去,询问一位正在挑选百香果的年轻女士:“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喜欢百香果呢?”女士微笑着回答:“百香果味道独特,酸酸甜甜,我们经常会榨汁喝,或者加到甜点和菜里,特别开胃。”
王建业听后,兴奋地对厨师们说:“我们把百香果也融入到地锅鸡里试试,说不定能给这道菜带来独特的南美风味。”
经过几天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巴西人的口味偏好和食材使用习惯后,王建业和厨师团队回到了饭店厨房,开始了紧张的菜品改良工作。
厨房内,食材堆满了操作台面,厨师们围着炉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新菜品的制作方法。
“先把菠萝和百香果切成小块备用,鸡肉要提前腌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味道。”
一位资深厨师指挥着,其他人纷纷按照要求忙碌起来。
王建业在一旁认真看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