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 > 第 27 章 基于学习模型优化

第 27 章 基于学习模型优化

然与医务印象里的迹部景吾存在相当大的不适配性。

哪怕工作地点仅局限于这间明亮干净又宽敞的医务室,却也能隔三差五地从光顾此处的学生们口中,听说迹部景吾的大名与他的光辉事迹。

张扬、高调、不可一世……

这些本就属于富家公子哥的“刺眼”标签,在他展现出全方位的个人能力后,更是直接被剥掉了原有的讽刺意味,成为了一种全然正面积极的形容。

这种人也能沦落到暗恋的境地?

假的吧?

回想了一下刚才两人的互动,医务又觉得这也不是自己信不信的问题,而是它已经发生了的问题。

医务对此不禁有些唏嘘,有些同情地看向被留在医务室里的少年,发现对方已经走到了窗边,正目光低垂地望着楼下。

他默然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表情。

天上来了一片云,遮去阳光,落下淡淡的影,笼在少年的身边,像是原本线条分明的画布上被蹭开了炭笔痕迹。

令人感到无奈的同时,又有种难言的惋惜。

医务见状摇了摇头,正准备转身继续手头的工作,忽然余光扫见静默伫立在窗边的少年像是抬起了手。

他依旧朝向着窗外,视线落在下方,还是那副没表情的模样,眼神却柔和了许多。

直到天上的云被风吹走,阳光重新倾注,他才缓缓将手收回,闲适地垂放在身侧。

柊与理走出大楼,回头看向医务室所在楼层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站在窗边。

她没有近视,视力还算不错。

即使脸看不清——看清了也认不出,但分辨出那个人的衣着和发型,她就朝那个正站在楼上窗边的人招招手。

随后见到同桌也以抬手作为回应,柊与理对此没怎么感到意外,只是朝他又挥了挥手。

然后她追着被风越吹越远的、云朵落在地面的影子,一路小跑回了教室。

跑步的过程或许是柊与理的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候。

小时候爸爸带着她沿河慢跑,柊与理跟在他身后,就想象自己是个正义的警察,要把跑在自己前面的犯人缉拿归案。

又或者她会想象自己是电视上参加箱根驿传的一员,顶着一月的寒风冻雪,发誓要将身上的绶带成功交付到下一人的手中。

再或者,她也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站上菲尔茨的领奖台,然后当着全世界的面感谢自己的父母。

然而虽说柊与理从没真正追上过爸爸奔跑时的脚步,只有犯人主动被她缉拿,或者跑在前面的驿传选手在原地跺脚等着她追上,也只摸到了数学的一点门槛。

不过这个在奔跑中喜欢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的习惯,却被柊与理的大脑保留了下来。

有一段时间柊与理在跑步过程中想的最多的是,如果那天放学她能跑着回家,是不是就可以提前到家多见爸爸一面,但好在现在她已经很少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这种会扰乱配速的想象了。

因为柊与理学会了跑步的时候什么都不想。

这种奔跑时就只盯着不断向前方延伸的路面,放空大脑的感觉也会让她感到愉快与放松。

可今天柊与理久违地在这几百米的回程上,一边跑一边胡思乱想了一阵。

而这次她胡思乱想的主题,无关任何激情热血又或者科幻电影,也无关璀璨熠熠的领奖台。

她只是有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好像已经能预判出同桌的部分举动了。

毕竟他刚才的抬手也是一种回应嘛。

在与同桌认识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他从的任何一句话。

除了刚才抓着她、不准她逃掉擦药,他对她几乎做到了事事有回应的地步。

而在此之前,像这样对待过她的人就只有爸爸妈妈、北条和小光。

前两者是她的血亲,后两者是她认识多年的朋友。

可是迹部呢?

他对她的态度,似乎从他们认识的第一天起就没变过了。

这似乎有一点不可思议?

柊与理越想越这么觉得。

毕竟就算是训练模型,学习调整参数优化超参数什么的,也要花上好一阵功夫。

更何况是更加曲折复杂的人际关系?

她的同桌是怎么在一开始就判断出,她是一个值得他以眼下这种行为模式共处的人呢?

即使是胸怀大爱,但也稍微会有点亲疏之分吧?

不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