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了小半年、交往了一个多月的男朋友,可以跟自己回家一起看电影吗?
关于正在疑惑的这个问题,它是后于柊与理已经说出口的邀请出现的。
虽然想要在公理的框架下解出一道数学题,的确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
但偶尔的灵光一现,与迷茫时基于直觉的选择,同样是在进行有效证明时不可或缺的。
因此柊与理从不觉得“跟着直觉走”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尤其是在待人接物这方面,她其实也没有外人以为的那么按部就班与死板。
当然她也会像其他人那样,将认识的人分成关系普通的朋友和关系好的朋友。
不过由于自身的社交经验较少,在面对前者时为了尽可能避免令他人产生不适,柊与理总是会与他们保持足够的礼貌和距离。
这么做的好处是非常显然的。
从国中还是高中,柊与基本没跟人产生过摩擦与矛盾。
除了当初拖欠小组作业的池田和那位讨厌的老师,她几乎跟所有人都处得不错。
但同时这个方法的缺点也是有的。
那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边的同学都认为柊与理很像一座漂浮于海上、葳蕤丰饶的孤岛。
她难以真正接近,自身也没什么要主动与外界建立联系的意向。
所以即使从不吝啬笑脸,大家也能看出,在竞赛方面功勋卓著的森见同学,其实并不打算在社交这种本质是一场规则复杂、充满变数的心理博弈上花费太多时间。
琢磨别人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于她而言没有意义,还不如把这时间拿去多做几道数学题目。
那样还能提高竞赛得奖、接受全校通告表彰的概率。
于是这么些年来,柊与理真正交心的朋友一直就只有北条一个。
而一旦被划入“关系好的朋友”分类,由于已经大概摸清了对方底线和喜恶,柊与理便会还算顺畅地切换到比较随心的自由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只要不是特别严肃的境况,她凭靠直觉做出的选择与行动,往往会比严谨思考更快一步。
虽然这些选择与行动导向的结果有好有坏,但至少眼下,柊与理并不后悔刚才主动邀请了男朋友到家里做客。
可她没想到自己的这番话,居然让迹部景吾的耳尖悄悄变红了。
柊与理好惊讶。
因为真的从没来见过他这样……
他们两个相处,也一向只有她脸红害羞的份。
甚至直到刚才,柊与理都一直以为迹部景吾的人生字典里根本不会有“羞窘”这个词语,以为他无论做什么都会是从容不迫的。
结果并不是啊……
见状柊与理忽然就有点高兴了。
意外发现男朋友颇具反差感的一面,非但没叫她觉得幻灭,反倒让他的可爱程度在她心里蹭蹭往上涨了好多。
还可以更害羞一点吗?
特别害羞的时候,他会不会连脸也一起变红?
柊与理不知道。
但她开始好奇了。
她开始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然后很快发现原因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去她家。
柊与理很自然地排除掉了看电影的因素。
毕竟刚才迹部景吾要把影院空出来的时候,可是无论神态动作都没有半点异样的。
所以对迹部景吾来说,去她家原来是一件比亲吻更容易让他局促的事吗?
可为什么啊?
去女朋友家里做客明明比亲吻健全多了吧?
想不通。
回家路上柊与理背着男朋友,悄悄给闺蜜发了消息求助。
可惜时间太早,隔着十几个时区的北条还没睡醒,无法立刻为她解惑。
好在迹部也没有拒绝她的邀请,还很快恢复了往日里的沉着。
柊与理因此遗憾了好一会儿。
她还挺喜欢这个和平时有点不一样的男朋友的。
不过沉着冷静的迹部景吾她也很喜欢就是了。
柊与理想。
之后她拉着他的手一起下车。
在穿过公寓一楼的大厅,来到电梯井前的这段距离里,柊与理发现好多同校同学都一脸震惊地看着她和迹部景吾。
柊与理更疑惑了。
她不懂为什么全世界好像只有自己认为“去交往的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