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是怎么结束的,我忘记了。我的回忆镜头停留在小志标准的打球姿势和专注又略带羞怯的脸庞上。
我发现我的记忆大多数由一张张照片样的静态画面或不超过五秒钟的动态画面组成,总是撷取一个重要事件中的标志性时刻作为结束点。
或许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吧,大脑的工作效率就在于能储存重要信息,删除冗余信息。
随后几天,正当我对小志“想入非非”的时候,收到了高中时那个住得离我家很近的男生的表白信。姑且叫他邻居男生吧。
在我们有限的互动中,我对他的了解极少,也从未察觉到他的心思。收到他的信之后,我试图回想之前是否有什么被我忽略的蛛丝马迹。
想来想去,想起来两件。
高中时我经常买《读者》或《科幻世界》来看,不是每期都买,有时就借别人的看。高考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集中精力在复习计划的执行上,那几期基本都没看。
填报志愿那天,算是我们回校的最后一天。我们俩还是像原来周末一起往返学校一样相约而行。我想把错过的那几期买了,但是其中有一期没有了。
我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就知道学校旁边这一处报刊亭。不得不承认,我们家所处地方的附近都没有这种报刊亭。
按道理我们俩是有足够的相处时间来互相了解的,然而,相处场景却是一次次重复的闷头蹬自行车。间或闲聊几句,就好像我与高中同桌小哥一样,没什么火花。
没买到杂志后的第二天中午,邻居男生来我家找我了,手里拿着我想买的那期杂志。
我大喜过望,连忙询问他从哪儿弄到的。他说是去他舅舅家玩,看到有个报刊亭,顺便帮我看了一眼,正好有就买回来了。
回忆提取的画面是我站在家门口,眉开眼笑地接过书,而他站在那里微笑地看着我。
如果我有观察高中同桌小哥或小志的仔细劲儿,如果我能真的把回忆的镜头高清地还原,那时我应该能注意到邻居男生的满头大汗和晒红的脸。
但我没有。他只是作为一个模糊的形象展示出来,那个微笑我怀疑都是脑补的,再没有其他细节。
看着信中他说从高二开始就喜欢我了,我有些恍然大悟,那期杂志根本不是顺路买的。是他本来就知道他舅舅家旁边有个报刊亭,特意去帮我买的。
虽然我不知道他舅舅家的确切位置,但我知道肯定不近,因为我们附近方圆几里地根本没有。
他去这一趟,也有可能扑空,就像学校旁边那个报刊亭一样已经卖没了。
而且,七月流火的中午,去舅舅家玩怎么可能不吃午饭就顶着大太阳跑回来呢?
当然,我在那时是想不了这么多的,只顾着开心“运气”不错,竟然能被他“顺手”买到。
第二件就是周星驰的电影光碟。
我记不清是何时以及怎么喜欢上看星爷的电影的,好像高一时还对此一无所知。也或许就是高考完后等成绩那段时间才接触到、喜欢上的。印象里那时我虽喜欢,却只有机会看过《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武状元苏乞儿》和《唐伯虎点秋香》等寥寥几部。
那个暑假里,邻居男生隔三差五就邀请我去他家,一起看他新弄到的周星驰电影光碟,像《食神》、《逃学威龙》系列、《大内密探零零发》、《喜剧之王》等。我记得有些电影片段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有些尴尬,尤其是和一个男生一起看。
但不妨碍我整体上都看得津津有味。周星驰的无厘头幽默和对小人物的刻画真是太经典了。
除了这两件突然从回忆里凸显出来的事之外,就是我从高中毕业聚会回来后那个闷闷不乐的晚上,他听到我因见不到小哥不开心而显出莫名的烦躁。
想必他一直把感情隐藏得很深,除了性格和时机之外,知道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也是一方面原因吧。
然而,他现在表白的时机也不对。虽然大学过了一年,我确实把小哥基本放下了,但小志刚好出现了。
“不等三更过天晓白
奢香夫人赶月归来
她把日光画心上
照得漆黑的夜亮堂堂亮堂堂”
此时是二零零三年的秋天,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要再过大约六年才会发行。但我的心已经如同歌词里唱的,被小志的出现照得亮堂堂。
像日光一样的小志,让我再也看不到任何星光。
他去这一趟,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