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了不起的妳 > 第7章 我到底是谁

第7章 我到底是谁

挫败感、沮丧感、失望感和愤怒情绪时,身体内在的平衡其实早已被打破。

该是时候回到心中那个守护着自己正念和正见根植的地方了,也是时候回到自己的角色。

我到底还是现在的我吗?还是另有其人?平行时空中有另外一个经历着和我相似一切的人存在吗?我们在寻找灵魂伴侣的路上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当其中一个你认出另外一个我,而我还没有认出你来的时候,是擦肩而过还是向你走来?认出的那个肯定会做后者。因为错过可能就不再相遇,一念之间,便成永别。也只有认出自己的人才有可能认出对方,因为爱对自己才有爱给对方,也才知道谁才是值得你去爱的人。

一男一女本就是构建世界最原始的组成角色,不管现在出现的同性恋还是双性恋,也包括想成为女性的男性,以及想成为男性的女性,又或者是雌雄同体的中性人,都脱离不了阴阳的基本框架。延伸的性别取向只是增加了人类爱恋的多元性,都值得被尊重。爱本不该区分年龄、性别、种族或国界,只要相爱,并愿意为之承担一切,生命自有其进化的超时空意义,因为整体的价值远远大于局部。

也只有醒来,我们才能窥见生命更辽阔的意义,而不再局限于小我的狭隘认知里。

人类在刚出生时是迄今为止最纯粹无助的“动物生命”,不像其他野兽或者群居的动物那样有尖牙,利爪或者翅膀作为防御补偿,本来从成长到成熟就需要更长的周期。根据英国剑桥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实验表明,一个普通人的大脑(负责理性思维、克制情绪波的部分)从生理到心理成熟至少需要30年,如果按照能够活到90岁来计算的话,至少要占去人生1/3的时间,难道不该用更长周期的耐心跨度来养育和对待么?然而,最不幸的可能也是人类群体,被滥用的语言和肢体,不恰当的言行以及被无明不净染污的生活环境,都可能把孩子的童年摧毁,进而对其成人部分影响至深。

因为人类前七年就写好了一辈子的剧本雏形,没有学到的功课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下一个七年出现,换了人换了场景换了道具再演一遍,而且第一次学不会,第二次只会加码,第三次接近崩溃,第四次几乎绝望,第五次每个人还不一定都有机会偏离过度并仍然保持初心,用七年又七年的时间消磨你打击你,直到你愿意面对那个只有自己可以解开的难题。

除非你,不再寻找自己。

有人也会选择不去面对,那就等足够的痛和失去来唤醒吧!如果不想被外界裹挟,请找回自己的力量。

每个人在找到自己之前其实可以做的还很多:

我对自己慈悲,才有可能对ta人慈悲;

我对自己宽容,才有可能对ta人宽容;

我对自己少些苛责,才有可能对ta人少些责备;

我对自己少些抱怨,才有可能对ta人少些埋怨;

我对自己少些挑刺,才有可能对ta人少些挑剔;

我如何对待自己,世界就如何对待我。除非你能够遇到愿意抱持你的伤害而不再二次投射回去的疗愈关系,也许更完整的自己才会浮现,即使结局不完美,但足以终身难忘,也是一份生命的完满。

所有的自卑感和低自我价值感以及其他人格认知障碍的形成,基本都来自童年时养育者以及周边接触群体的不当言行。每个我在另一个“不如我”的人面前总是容易显露更多的优越感,极端的优越感只会衍生出自私和残暴,正负情绪其实都是内外守恒,不多不少。只是我们更加容易接受正面,不断贪爱,而对负面的自己通过向外投射来减缓自己的不适,除了小时候没有被好好教育过负面情绪的处理,也有自我觉察不足的原因。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参考对象的学习,确实很难凭空想象。但我们都能体会到增加了外部的不适,反过来还是在折磨自己,自以为厄运总是找上自己,其实只是自己的画地为牢,因为我们和负面情绪还是在同一个圈子里,并且是自己创造的圈子,只是我们不自知,或者自知而不愿意承认而已。

自卑感其实也可以有正面的意义:自卑感可以帮助我们躲开不那么擅长的领域。只要自己愿意蓄力,继续花时间寻找真正擅长的事情,总有一天可以突破自己。请永远记得,老天爷一直为你预设了天赋配置,只等你来开启。自我价值感也是可以由自己来重新定义的,而绝大部分人的低价值感其实都来自早期外在的批判。幸好是外在,你的内在知道你的真正价值。

因为你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你。现在请停下来三秒钟,环抱一下被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