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心性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还有眼里留存的没有熄灭的光,也许是他内心神性一面的释放,帮助青年人踏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生命其实已经在为其重组排列,就在对方愿意平静诉说并意识到自己才是改变的源头之后,也许在三年服务社会的刑期满足之后,有机会进入正确的圈子时,对方也将理解真实自己的本来面目。巧合的是,妹妹在一年后遇到一位和男青年家庭际遇相似的富家女孩,同样是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的家庭,但由于从爷爷奶奶这一辈获得足够多的爱,女孩生活得很健康,尽管还是对父母的离异存有心结,但得知不用三个月就释怀了,这进一步说明:只要一个家庭中有对孩子提供足够心理滋养的成员存在,孩子就不容易误入歧途。以及孩子自带的生命地图可能也在帮助对方尽早放下过去的创伤,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父母亲的互动模式影响着孩子们对未来对象的想象,也影响着和其他关系的互动,因为父母亲作为最原始和基本的两性关系,天然对孩子在异性及同性的相处中,不管是平级还是上下级都会延伸着最原初的回应。
严父慈母仿佛是合适的教育形象,然而姐弟三人的父母亲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日常事务母亲总是对孩子们拥有无限的包容与鼓励,有时候还有点啰嗦和不明就里。还好不至于干涉过度的程度,寄到家里的邮包,只要不是父母的名字,都会等到孩子回来才拆开,如果孩子们至少一周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邮包就还是原封不动地放着,父母亲该忙什么事情就忙什么事情。有时候父亲也会对姐妹俩三分钟热度的兴趣爱好颇有微词,母亲也会帮忙据理力争,仿佛孩子的三分钟热度也是被允许的,虽然没有什么物质上的富养,但这也算是一种精神富养吧。然而,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父亲的态度却是坚决而有力量的,是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还是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懦弱而自暴自弃?父亲都会以温和且具行动力的角色回应孩子。知道孩子因为感情受重创时,父亲的第一反应不是责备,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现在孩子的身边。如果需要倾诉就听,不需要就只是带着孩子不管是出去运动、亲近大自然还是等孩子独处一阵再看,孩子不开口就不插嘴,这份耐心其实远比只说不做要强得多得多。
背后更多的还有一份信任,信任孩子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父亲只是从旁提供了力量的燃料,点燃它并持续燃烧的还是要等孩子们亲自来完成。
这可能也是前七年或者更长时间让绝大部分人不带意识地去体验生命的预设所在,既有一种保护也有一种撤去保护后,让更多人通过醒觉的力量来找到自己的道路。
如果一定要等到环境来倒逼,那我们可以独自成长的部分也就不得不被压缩,更不存在可以活出的生命意义。
同时,任何孩子从小其实都渴望一份关注与信任,因为那份温暖的关注和无条件的信任是孩子长大后抵御外界险恶的强大铠甲,也才能自发生长安全感和价值感,并更加懂得关爱自己与尊重他人的节奏。
也许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群体觉醒,女性体内的男性能量也将被唤醒。当每个女性体会到更多雌雄同体的能量和身心合一的境界时,也会让更多的女性站到时代的舞台上,为世界各个领域带去更多温柔和同理的力量,尤其是经济层面。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和谐而不是竞争,但在达成和谐之前的充分竞争是必要的。精华将在角逐后析出,然后继续进入新一轮的沉淀与累积,真正的共生繁荣才会陆续到来。
双胞胎女孩已经从她们父亲身上继承了这份意志,像一次历史性的交棒仪式。
被封印的其实不是被阻塞的情绪,而是让情绪流动的觉知与耐心。
流动的情绪能量只要通过正向引导,就会带来治愈的力量。
即使遍体鳞伤,也懂得自我疗伤,即使一贫如洗,仍然懂得生存的要义,这才是孩子脱离父母后应该习得的能力。
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其实都从自我的关系开始,父母与子女之间既是自我的延伸,也是双方的情绪纽带覆盖至所有关系情绪结节的最初起点。随着进入不同环境和不同人进入我们的磁场,如何知道这段关系是否可以帮助彼此成长?如何知道这个环境是否适合我?甚至是否合适出发去某个城市定居或某个地方工作等等,如果可以带着觉察,我们至少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有价值信息:
首先是我们的身体,不要忘记身体可是有着30亿年历史的古老而又灵敏的物质,而且还在不断进化中。每个人类的身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