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了不起的妳 > 第2章 蓝图以外

第2章 蓝图以外

为了让土星外围长出土星环,其中一颗土星的卫星被迫撕裂解体并碎裂在土星主体以外的轨道上,土星的“自我牺牲”只是为了成就更完整的自我,也只有经历过土星周期的人群才能心照不宣地知晓。形成的环状物并不只有一个环,而是七个主环,神奇的数字“7”总是无处不在,而这七个主环又由数千个小环组成。随着人类观测条件的改善,我们还发现土星的其中一颗卫星-土卫六,有疑似地下海洋的存在,也就是其条件具备孕育生命的可能,这也是唯一一颗除地球之外检测到在表面有液体的星体。

曾经被视为“凶星”的土星,其实还有“自律”和“独立”的一面,并且是以更加残酷的现实来把我们身边的所有拐杖都拿走之后,才会呈现出来的品质,甚至还不惜用失败、不可能以及黑暗的力量来质疑我们并说道:“你还想坚持自己的信念吗?”,有时候可能真的只有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是更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刻。

土星只是如实地呈现出我们的本自具足,因为除了自己,我们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而只有当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依靠自己是个人真正成长的开始时,我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感恩来到我们身边的一切。

从横截面看来土星环像是一个呼啦圈套住了土星,尽管土星不是九大行星中最胖的,它还无需急于减肥,但它仍然乐于在自己的自转光环中起舞;土星环又像是被掏空中心的黑胶唱片上镶嵌了一个巨型球体,只是黑胶唱片的颜色因为碎冰和岩石物质被浮尘染污,而呈现出棕褐色和沙色,不过也能够看到其他颜色,取决于宇宙空间里的其他散射光的折射。不管能否听到土星的奏鸣曲,从古至今的科学家都对土星和土星环的关系以及神秘性而着迷,400多年以前,作为发现土星环的第一人:伽利略,那位集科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师于一身,并发明了温度计和摆针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人。尽管当时的观测工具有限,但已经为后人了解并进一步探讨积累了足够的研究素材,也才有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继续发明和创造。至少可以确认土星环不是土星的耳朵,而是有可能和土星共生或后生存在的一体延申。

作为九大行星中唯一拥有明显“光环”的土星,也可能是土星自带的边界感。正如人类在探索自己的生命和地外生命可能性的同时,也会为自己树立权威和划分藩篱的举动一样,只要有了自我,我们也容易把非我的族类排除在外,但和几十亿甚至几千亿年的行星历史相比而言,人类的历史确实显得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

当我们把曾经的光辉岁月和地球近50亿年的历史相比,当把所有地球生命的时间发展浓缩在24小时内展示时,人类形体的真正出现可能只占了最后几秒的出场时间。而为了孕育人类的出现,地球母亲确实费尽心思,从海洋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再到软体生物,其中不管是无脊椎动物还是各种有脊椎生物,如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生生灭灭与不断进化,再到尼安德特人到直立人和智人等的演进,其实都在人类的每个细胞中留存着它们的基因印记。现实中已经有太多巧合事件和各类奥妙,或正面或反面地展示着人类和地球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只要有心去搜索,我们一定会找到数不胜数的证据,以及各种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直到来到我们可以叫出每个人名字的独立个体时代,但却因为我们拥有其他生命所没有的醒觉能力,人类确实把独一无二的自己和其他生命体区分了开来。不过,也说不定其他生命体其实早就醒过来了,只差人类还被蒙在鼓里,正如土星环的秘密一直没有被彻底揭示一般,尽管一亿年后土星环可能会消失,但它仍然非常耐心地和其他星体一起,期待有一天能有更多醒来的人类来到它的身边继续探秘,它一直等着那些回归真实自我,性本善的人类。

善恶本一体,但真正的性本善并非狭隘层面的老好人,而是把善行藏于心敏于行的群体:不拘泥于形式的呈现和表达,也不执著于约定俗成的规范,只是纯然地跟随内心的声音。也只有对自己足够真实的人,才有机会触摸到此生最重要的生命意义。

就像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从一开始还不太熟悉需要借助问路或者地图的力量,来寻找自己的道路,当我们来到这个由意识构建的虚拟世界时,也需要通过人类图这个工具来认识生命的蓝图一般,既然是工具,自然会在我们熟悉这个世界的一切之后,早晚都要学着放下。

只有放下过去的包袱轻装上阵,我们才能知道人生真正的方向。过去时代在自私基因的传承下已经衍生了无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