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怎么和NASA以及瓯空局负责人说的不一样啊,好想听听这两位究竟会怎么说?”
“这就爬梯子翻墙去外面溜达溜达,我敢肯定今天肯定会非常热闹。”
……
经过简短的鼓掌欢呼后,徐源和陈建方何鲁平高铎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选择依旧留守在飞控中心大厅。
因为按照高铎空间环境模型的预测,大约再过一个小时轨道就会衰减。
地磁辐射指数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大幅度上涨。
正因如此才会提前对神舟飞船进行变轨,在轨道衰减之前完成了对接。
所以大家也想再次验证,看是否空间环境会如模型预测的那样,真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如果是真的,毫无疑问会再次增加徐源建立的模型的含金。
“距离预测时间还剩下大约五分钟,目前地磁辐射指数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正常。”
何鲁平这时站在监测屏幕旁,目光注视着屏幕中的空间环境监测参数,几乎每分钟都要播报上一句。
他作为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总设计师,虽然之前认可徐源的两大模型。
但更多还是通过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介绍,究竟这种预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心里面还是不太清楚的。
眼下刚好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实际验证徐源模型的精准程度。
对此他自然是颇为感兴趣。
而旁边的徐源陈建方和高铎等人,注视着何鲁平脸上浮现出的着急神情,则是笑而不语丝毫没有为模型的预测结果担忧。
就这样五分钟的时间转眼过去,当何鲁平看到监测参数依旧没有变化时,下意识以为是徐源的模型预测结果出现了偏差。
可他刚要开口和徐源说这件事,却突然被坐在电脑前的工程人员打断。
“监测到地磁指数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异常,两组数据均出现了明显上涨。”
“你说什么?”何鲁平脸色陡然一惊。
下秒连忙转过身去,再次将目光放在监测屏幕上面仔细查看。
最终的结果是,正如徐源模型预测的那样,因为这两项数据出现大幅度上涨。
使得对接轨道衰减。
并且他也想到应该是监测数据的延迟,这才没有立马出现变化。
不过这却说明,徐源建立的空间环境模型,对轨道空间环境变化的精准预测,已经达到了非常恐怖百分百正确的程度。
念头停留在这里,何鲁平深吸一口气,然后抬起视线看向徐源。
“事实证明伱的提议是正确的,幸好我们提前对神舟飞船进行了变轨对接。”“有了这么精准的预测模型,那么今后在空间站的搭建过程中,我们能够保证每次对接都不会出现意外。”
“这点就算是国际空间站,都不一定能够达到。”
何鲁平这会可以说是发自内心感慨,坚信肯定能够完成空间站的搭建。
另外他也有些庆幸刚才没有采用他的方案。
如果真放弃此次对接,另外选择合适时机重新对接的话,确实有可能造成比较大的负面言论。
绝对看不到现在激动人心的局面。
况且从眼下明显变化的地磁辐射和太阳辐射流量指数来看,究竟什么时候恢复正常还有些说不好,有可能造成飞船短期内无法进行对接。
而将何鲁平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则只斩钉截铁的给出了一句回答。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搭建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国产空间站。”
此话一出。
顿时给在场众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丝毫没有人怀疑徐源这句话。
接下来的时间,航天科技集团官方账号,以及旗下各研究院和官方媒体账号,也都发布了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消息。
为此徐源还特意登录了一下自己的微博账号,对这条消息进行了转发。
使得一时间大家对此次对接的讨论热度,始终以坐火箭式的速度上涨。
并且相关消息,也开始在外网发酵传播。
——
因为时差问题,此刻位于哥伦比亚特区内的航空航天局NASA,正值白天工作时间。
办公室内博尔逊斯坐在椅子上,和平时一样处理着自己作为负责人的工作。
由于国际空间站刚投入使用,他们有出台了国际对接标准系统,加上空间站的科研实验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