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对光刻工厂方案进行报告。
后面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技术等,则由赵翔配合顺利完成。
待把整个方案报告完毕后,整个大厅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之中,随即反应过来台下顿时一阵骚乱。
大家都讨论着这个方案。
“把芯片制造问题变成了我们最擅长的基建,这绝对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我们确实不用必须延续海外的道路,谁说生产芯片就必须要有光刻机,建造这样的光刻工厂才适合我们。”
“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应该一试。”
“如果光刻工厂真能实现的话,这对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将是一场革命。”
“我现在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座光刻工厂投入使用的样子了,十万个零件的极紫外光刻机我们有图纸也制造不出来,但却能建造比得上很多台光刻机的光刻工厂。”
“或许稳态微聚束光刻工厂,就是我们解决困境最大的转机。”
……
板了半天脸的白新周,此刻总算有了些笑容,对徐源和赵翔提出的光刻工厂方案同样很看好。
更何况以往只要徐源负责的项目,就还没有过失败的情况。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进行举手决定,而是先侧过脸询问身旁杨老的看法。
“杨老。”
“关于稳态微聚束光刻工厂您怎么看?”
杨老本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终于到自己的环节,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小徐和赵翔早就拿这个方案给我看了,虽然仍有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我认为还是非常可行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