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侍从们算了又算,有的说是甲子日,有的说是乙丑日,有的说是丙寅日。总之,说不清楚。
纣王生气地说:“混账,怎么连日子都算不清楚!去,问问我叔父箕子。”
左右去问箕子。箕子对纣王已失去信心,认为他已经不可救药了。他对纣王太了解了,他知道纣王忌恨别人比他强。谁要强过他,他就可能杀死谁。现在来问日子,怎好回答?
他说:“告诉陛下,我也记不清了。请陛下再去问别人吧!”
这件事传到太史辛甲耳中,他不由叹息道:“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已经进谏了七十五次,他一次也不听。我这个史官还有什么当头!现在他过得连今天是什么日子都忘了,可悲!可悲呀!”
辛甲夫人劝道:“不要再进谏了。你已经死了七十五次了,难道要把你炮烙了,你才满足吗?”
辛甲哭道:“我对不起太史这个职务啊!我还要进谏一次。这已是大难当头了。西岐大军已进到黎都,我们随时都会亡国啊!”
辛甲果然又去劝说纣王,纣王却大骂了他一顿,说他少见多怪,西伯昌不敢有什么反叛之意,难道他父亲与儿子之死还不够吗?如若反叛,下一个死的必定是他姬昌。
辛甲终于不再对纣王抱有希望了,他对夫人说:“我听你的话,不再进谏了!当今天下最腐败的无道之君是纣王,最能得人心的是西伯昌。我要弃暗投明了!”
辛甲终于携妻带子,全家逃往西岐。说来也巧,正好在进入西岐后,遇上班师回朝的姜子牙。
姜子牙与辛甲在朝歌有一面之交,此时相见,分外亲热。姜子牙说:“太史来西岐,仍要谏吗?”
辛甲点头,说:“是的。我的职责就是告诫君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召公奭非常佩服辛甲,说:“君王要么喜好美色,要么喜欢狩猎。我家主公比较喜欢狩猎,但不沉湎其中,为防患未然,你怎么办?”
辛甲说:“我要制定座右铭或规章,劝告君王。”说到这儿,他唱道: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在帝夷羿,冒于原兽。
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
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
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这歌的意思是:大禹走过辽阔的地方,他将天下划为九州。他开辟了许多道路,百姓们有了宗庙和房屋。野兽有茂盛的草,各个都有自己所应居住的地方,谁也不干扰谁,这才可以保持大自然的安宁。从前有个后羿,贪图射猎野兽,忘了应该管的国家政事,只想获得雌雄野兽。全依仗武力是不行的,所以他在夏朝就越来越衰败了。我是管辖野兽和草原的小小的官啊,大胆地把这些利弊告知管理国君车马的臣子。
召公奭听了,觉得遇到了知音,拉住辛甲的手说:“很好,很好。一个国君需要有你这样的人在身旁提醒他。我们的西岐王一定会重用你的。”
召公奭说对了。
辛甲到了西岐城,在姜子牙与召公奭的举荐下,做了西岐周国的太史卿。安置好了以后,有一天,辛甲特地前往军师府拜访姜子牙,说:“太公望,作为太史,我了解商纣的过去和目前的所作所为。天下事看过去,可测现在;测现在,可预见未来。下官有一想法应当告知师尚父,不知师尚父愿不愿听?”
姜子牙笑了,说:“来来来,到我书房坐下,姜某洗耳恭听。”
辛甲十分高兴地来到书房坐下。辜江洋给辛甲端上香茗,站在一旁。
辛甲望着姜子牙,终于讲了他想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