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是个种田人,现在又成了逃犯,你们找我到底有何用意。李严屏住呼吸,努力抑制心头的波动。”
我乃汉室宗亲,刘焉宗正之子。
听说你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力大无穷,故此才竭力寻找你。”
"却没想到你分辨不清黑白,竟欲错杀无辜之人。”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失望。
典韦默然,他知道自己的确有错,但在生死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倔强。
“我不服。”
他低吼。
太史慈闻言,冷笑一声,"你很快就会见识到,不服又能怎样?若非我先受重伤,兵器遗失,哪会让你如此猖狂。”
典韦心中暗想,即使面临死亡,他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子义,且息怒吧。”
刘璋制止了情绪高涨的太史慈,转向典韦,严厉地说,“你身为大汉子民,未曾思量过贡献国家,可谓不尽忠;父母艰辛培养,才懂得感恩图报。你竟孤身一人,实为不慈。
"不分是非,滥杀无辜,这叫背离仁德之道。”
"我们冒生命危险入山寻找你,你却错手伤及无辜,这叫悖逆道义。”
刘璋稍作停顿,嗓音陡然拔高,厉声道:
"你的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何颜立足人世。”
典韦面色剧变,试图反驳,然而刘璋的话语犀利如刀,直指要害,让他无法遁词。
"我愿一死以谢罪。”
刘璋洞察他的情绪,明白时机成熟,上前试图扶持典韦起身。
"公子,此险不可再涉。”
太史慈惊愕之余,急忙阻拦,心中暗想,若刘璋再遭不幸,他如何面对母亲的责备?
刘璋摇头拒绝,坚持要拉起典韦。
"子义,来帮个忙。”
他深知单凭己力难以挪动典韦,只好求助于太史慈。
太史慈应声而来,两人合力扶起典韦,后者一脸茫然,不解刘璋的意图。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不再加害于我吗。”
典韦虽身处困境,但仍念着生存,不愿轻易赴死。
刘璋整肃衣襟,神色庄重,开始向典韦阐述局势。
"当今世道动荡,外有权臣弄权,内有邪教惑众。
此乃国家存亡之刻。
坦白说,我已了解到太平道的动荡即将爆发。天下即将陷入混乱。”
"我刘璋虽才微力薄,却有志于匡扶正义,解救黎民于水火。
我知道典壮士乃忠义之士,先前之言只是激将法。
今恳请你助我一臂之力,共抗时艰。王允默默点头,眼中流露出坚毅的神色。典韦内心深受感动,他素来粗犷,却未料到能得到如此尊重。
"我乃通缉犯,怕会连累公子。”
刘璋闻言,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典壮士勿虑,你过去的行为是行侠仗义,李永那样的恶霸,除去乃天经地义。”
"若你随我前往洛阳,【我将会确保你安全。” 魏典与刘备目光交错,】沉默片刻后,他猛然跪下,满含感激。
"公子千里相邀,我却伤害于你,实乃大罪。
如今公子不弃,我愿以余生追随,绝无异心。”
说完,典韦毅然决然地深深鞠了三个躬。
刘璋听后心花怒放,连忙伸出双手稳住了他那股子坚定的力量。
“君若信任我,我定不负所托。”
典韦的目光转向了太史慈,带着几分歉意的神色。
“先前多有冒犯,还请海涵。”
太史慈对于典韦的忠诚深感欣慰,心中的芥蒂也随之消散。
“之前我还怀疑过你的评价,现在才明白公子独具慧眼。
往后的日子,定当向你请教学习。”
刘璋紧紧握住两人的手,三人间的隔阂瞬间烟消云散。
“这就是我的恶来啊。”
三人相视大笑,笑声如同山泉在林间回荡,回响不绝。
经历了一场激战后的他们,人人都渴望短暂的放松。刘璋尽管带有伤痕,而典韦因几吾的追捕,只得隐匿身份,太史慈便成了唯一能进城补给的人选。
过了许久,太史慈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营地。
三人各自处理了伤口,换上了洗净的衣物,疲惫与饥饿交织在他们身上。
太史慈带回的食物虽不多,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