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上过学的龙国人都知道,但凡考试题目,就一定会有重点。
然而到现在为止,考生杨泽即便详细回答了五个题目中的四个,却仍是没有发现这次考试的重点是什么。
不管是对于退伍士兵的安置,还是对于东北工业区的产业调整,无一不是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关。
这些问题虽然迫在眉睫,但是在那三位出题的老爷子们眼中,在他们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这些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领导者必须去解决的小问题。
所以这次考试最主要的问题,并不在这些花钱和时间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上。
杨泽把答题的时间从当下,拉长到自己整个的未来人生长度里去看,脑子里忽然灵光乍现。
当你有三位令后人高山仰止的老师的时候,你用能让他们三位也高山仰止的存在作为参照,即便你答错了几道关键的小问题,但是在大方向上总是不会错的。
让三位帝师高山仰止的存在是谁?
在过去漫长的七十多年中,只有圣人和亚圣才有资格。
以杨泽的出身和他现在所走的商道,他不可能像亚圣一样,为了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答案显而易见,只剩下那位圣人!
所以有那么一瞬间,杨泽感觉自己的这场考试,多半要考砸了。
小子何德何能,敢和圣人比较!?
就算是他膨胀到了极点,敢比较了,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他又拿什么来比较!?
杨泽此刻很无奈,然而没办法,考试还在继续。
对于苏老太太代表的传承会的诉求,以每年40亿元的赞助金额,乍一看数字很大,可实际上真的要落实到实处,并且让传统文化在吸收了时代元素的基础上发展下去,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出在哪儿了?出在龙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上了!
几乎没有人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祖传的技艺是即将消失的。
要想知道答案就得去调查,就得深入到全国各地去发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老祖宗的传统技艺给救回来,下一步才是融合元素进行改造和发展。
苏老太太给杨泽挖的坑还算是手下留情了的。
别不信,她至少在大方向上给杨泽指了一条活路:把所有项目集中到一起进行挑选,再通过收徒或者办学,把技艺传承下去。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龙国传统文化中大部分技艺的传承方式,依靠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流程!不是一个个死板的数据!
靠的是继承者们的悟性和丰富的经验!
不管是武术、医学、还是杨泽所熟悉的制茶,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自然也就不存在批量化教学的可能。
那么能标准化么?
答案是不能。
以传统医学为例,名医和庸医的差别,在于个人的悟性和行医的经验。
不同的人得了同一种病,可能用的药方都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药方一样,用药量也是千差万别。
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做才能实现标准化?
没可能做到的。
所以这道题,除了持续的、长期的投入之外,几乎是无解的。
于是在六位代表考官来出题的老人,以及姐姐霍青青,秘书程向前,是敌非友的赵飞面前,杨泽缓缓靠在椅子上,低下头,闭上眼睛,慢慢的陷入了沉思。
他并不是在找那个问题答案,而是在找这次考试中还有哪些特地针对他设置的陷阱。
他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太明显了,所以三位老爷子能针对性的布下陷阱,简直不要太容易。
贪财这一关,他用不计成本的态度,已经过关了:从130亿美元的债券开始,再到后来给海军、给其他科研研究部门捐助的一千多亿元,再到眼下的这场考试中会涉及到的至少五百多亿元的答卷。
好色这一关,明显不在帝师们的考题之内。
所以难道是要考他是不是一身正气?还是考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俗人?
三位帝师只是老了,退休了,他们又不是老糊涂了。
所以陷阱还是设在一些涉及到人性的根本问题上。
比如,民族认同感。
杨泽只要不说,就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不是汉族人。
尽管杨姓是汉族的大姓,可他确实不是汉族人。
这一点,明眼人从他深邃的、明显区别于中原人的眼眸里或许就能看得出来。
他是来自边远山区,而且还是边境山区的少数民族。
尽管他曾经进入训练营,尽管他曾经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