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牧很快收到了俞搏发来的急信:
“禀大人:
炸弹极好用,对子午城守军造成极大杀伤。但城中守军实在过多,久攻不下。如能再提供一批炸弹,约三千枚以上,两日之内必入城。若无炸弹,强行攻入,损失过大。
俞”
冯牧提笔回信:
“现硫磺稀缺,正想办法筹集。三千枚炸弹至少需二十日以上,近几日将先送千枚给你部,陆续送达。可不定时对子午城守军轰击,使其疲惫。攻子午城不必过急,可围城一个月再攻。”
之前跟踪卖硫磺商贩的士兵都已经回来报信了。
原本冯牧以为,之所以这么多老百姓会推着整车的硫磺来卖,肯定是某个地方有硫磺矿,百姓开采之后运过来。
但是万万没想到,士兵们没有跟踪到硫磺矿的踪迹,而是一路抵达了南梁著名城市长新。
长新城人口六十万,楼阁林立,车水马龙,是南北交通枢纽之一,商业极繁华,富贾豪绅云集,很多退休的朝廷大员也在长新买豪宅养老。
这个城市繁华到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婢女下人培训学校,穷苦人家的孩子四五岁被卖到学校里,学习待人接物、察言观色和端茶倒水,长到十五岁就被出售给大户人家。只有大户人家足够多,才能形成这样的产业。一般城市根本没有。
城内有一条通北长街,整条街都属于“通北财团”。这是个有近百年历史的神秘商业组织,把控着梁国南方大部分的物资贸易,每天都有海量的各种货物经过通北财团的商线,在南梁和北梁之间运送。
正月是大商户交年税的日期,每年通北财团运送税银的马车都有几十辆之多,银子堆成小山,马匹累的快死了似的,浩浩荡荡往京城去,沿途围观者甚多,好人看了都想当一把抢匪。没人知道通北财团有多少钱,但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而梁国老百姓卖给赤军的硫磺,就是从这条通北长街上订购的。
一车硫磺,在这里下单的价格是五两硫磺半两银子。
卖到赤军那里去,价格就飙涨五倍,成了一两硫磺半两银子。
冯牧拿到探子们交上来的这些情报,捶床便大怒。
最特么讨厌中间商赚差价了!
这个通北财团本来就是中间商,结果推车来卖硫磺的百姓也是中间商,搞不好通北财团的硫磺也是从中间商那里拿货的,层层加价,最后价格离谱!
冯牧当即展开地图,看长新城的位置。
不远,九十四里路。部队都拉过去,三天就能到。
冯牧拿着情报去找九尾。
九尾还在研究细菌,一只眼放在显微镜上,另一只眼操纵手拿着毛笔,在宣纸上画画。
每当看到她钻研微生物,冯牧都觉得她生不逢时,就这认真搞学术的劲儿,搁以后至少是个大学教授。可惜这年头科学地位不高,大学教授只好去当土匪,挥着刀子刷刷切人头。
冯牧把情报给九尾看了一遍。
九尾露出一副很熟悉的表情,“通北财团啊,确实很厉害。在梁国无人敢惹。我通过他们买过不少东西,还有贵客卡呢。”
“我打算调兵去长新城,把通北财团控制了。”冯牧道,“然后大批量搞硫磺和硝石。老师您的意见是什么?”
“随你的便。”九尾又俯下身去看显微镜,“虽然通北财团金山银山,但是一直是靠梁王朝保护,自己没有多少兵。现在梁国军队都快灭了,南梁你一家独大,通北财团就是头肥猪。你有军队,你想去给他们当爹,那就去呗。”
“好!”听九尾这么一说,冯牧放心了。
赤军第一军、第二军立刻开始北上,奔赴长新城。白乾的第四军带着一批物资赶赴前线,与俞搏的第三军会合。
长新城虽然大,却是个不设防的城市,连城墙都没有,城防军的人数也很少,不到八千人。
十余万赤军压境,长新城主亲自出来迎接,毫无抵抗就归顺了。
毕竟抵抗也没啥用……八千小兵打十几万精兵……能打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冯牧继续展现仁慈,保持长新城的衙门不变,唯一的改变就是把“梁”字旗都烧了,换上“赤”字旗。赤军有次序地进驻,坚决不扰民。于是很快遭受惊吓的市民都镇定下来,恢复正常生活。
长新城的公库被赤军贴封条接收了,冯牧花了两天时间在公库里看,发觉还是得打大城市。
长新公库总共42库,其中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