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仁很郁闷,别的地方都愿意剃头,怎么就你们通云城不一样呢?
剃个头发留条命,多划算的事情,干嘛不干呢?
冀仁火速向康舞罗禀报,当天就被驳斥了。
康舞罗的意思很简单:不能开坏头。
通云城的人不剃头,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城市效仿。占领军必须让民众恐惧,如果很好说话,日后就不好管理。换句话说,下马威很重要。
冀仁只好给通云城的城主宁留写信,再次劝说。
宁留回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百姓都不愿意变秃瓢。如果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满足,炎军肯定不会善待百姓。大家听说前方有城被屠了,不知道传言真假,如果强迫剃头,就坐实了这种传闻。与其被屠城,还不如固守不出。所以你再找康舞罗商量商量。不剃头就投降,剃头就打!
冀仁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好换了一副口吻,写了封恐吓信给宁留。
宁留这次不客气了,直接抓了来送信的炎军使者,投入千人锅活活煮死,并在城中发人汤,给全城男子喝。全城贴告示,宣布通云城准备死守。
通云城坚壁清野,武器库全开,大堆兵器直接用马车拉着扔在街上,一天不到就被百姓们抢个精光。当夜全城磨刀霍霍,铁匠们连夜打铁,赶制盔甲刀剑。城外开掘工事,铁锹翻土声昼夜不息。
通云城决定抵抗,宁可死去,也要保住头发。
22日夜间,炎军前锋动兵,八万人一路南下,直达通云城,当夜即开始攻城。
炎军主将干承,被称为“火魔”,擅长火攻,以几十斤煤块裹油成球,粗麻绳捆绑加固,号称“流火石”,点燃后能焚烧许久。干承集中了500架投石器,装载流火石,向城中密集猛轰。同时向城头投掷大量淋满油的原木。
城头一片火海,夜如白昼,烧死守兵甚多,不断有火人坠下城墙摔死。
城内也火灾四起,百姓家庭草屋甚多,屋顶又紧挨在一起,一处着火,迅速向四面扩散,只能靠井水泼洒扑灭,效率极低。
浓烟和喊声吞没了通云城,就像下过一场火雨。
炎军击鼓,五万人的攻城部队倾巢主动。准备架设云梯向上攀登。
干承几乎以为要喝庆功酒了,城头守军烧死殆尽,城内大乱,只需轻松荡平残余抵抗,入城烧杀即可。小小的通云城,已经丧失抵抗能力。
但没想到,宁留不按套路出牌。
攻城部队刚过护城河,突然城门大开,人潮汹涌!
全城壮丁手执火把刀枪,一起涌出,一边疯狂放箭,一边向炎军阵线猛冲。城头的守军压根没有多少,都集中在城门后等待冲锋,还凑了几万人的壮丁随军战斗。仅仅冲了两次,炎军的前锋就溃不成军,四面溃逃,追兵不停放箭,箭如飞蝗,炎军前锋死伤过半,尸体漫山盈野。
通云城的百姓没有逃跑,猛杀一阵之后,切了炎兵人头,又回城内,关紧城门。
第二天早上,上万人头被长绳悬挂城头,密密麻麻如同葡萄,风一吹彼此碰撞,以恐吓敌军。
自从炎军南下,还是头一次吃败仗。
康舞罗发怒,立刻把其他地方的部队调往通云城,一星期凑了三十万兵马,依然由干承挂帅。
康舞罗的命令延续了她的风格,她要求城破之后,把通云城百姓都砍去双手,剃光头发,挖下左眼,在脸上刺字“双足牛”。按照她的指示,这些“双足牛”将被送去炎国境内,捆着绳子,像牛一样在田野里拉犁。
28日,攻城,失败。
29日,两次攻城,均被打退。
30日休整,31日总攻,城门都打开了,但城内百姓拼死抵抗,竟然奇迹般又打退了炎军。当天夜里,被打开的通云城门,就被砖块泥浆封上了。宁留还亲自在封上的城门提大字:
“此为鬼门关,欲入先断头”
城内城外尸横遍野,血水泡透了所有草皮,没有一棵树完好,连灌木都被烧焦。因为炎军动用了大量流火石,烧尽的白煤块厚厚地铺在城下,远远看去仿佛一层脏霜。
通云城以一城之力,暂时阻挡了炎军南下。
城头打起了旗帜,梁旗。
城主宁留从未投降过裘直,也不投降炎军,他坚信自己还是梁王朝的臣民。
通云城的战况情报每天都更新,一份份地送到原都城,交到冯牧手里。
冯牧看的很高兴,他并不相信通云城能守住,但他希望宁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