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随时都会被风撕裂,但大部分都缠绕在树干和树枝上。
那是虾须草。
余慈不得不感谢亲生父母给了他超常人的天赋。那是他以前用过的非凡嗅觉。他天生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区分复杂的混合气味,并注意到其他人忽略的微妙气味。他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天赋的依赖很大,而在天空裂谷,完全正是由于这种天赋,他才能够在无边的迷雾中上下移动,准确定位虾须草。
目标近在咫尺,余辞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平静了。他没有急着上前去捡,而是从袖子里拿出了神铜镜,激活了绿灵导,开始在虚空中画符。
符箓,是五色精华凝聚成字符,是无数真理的融合,是精神的完全控制,是天体和地物力量的通灵。有云雷文字、龙凤文字、妖鬼文字。所有这些都是对周围力量的模仿,用于与自然联系。
十多年来,余辞每天都在学习护身符的艺术。他从双仙宗拿来的《上清星秘符书》,是他唯一的系统知识来源。虽然书中有近千张符箓,但他只精通十张左右,但书中的各种记载却背诵在心里。
《上清星秘符书》记载了三套符文系统,分别是云雷文、龙凤文、妖鬼文。云雷文字描绘了天地、阴阳的本质。龙凤文吸收了飞禽兽的生命力。至于妖兽和鬼纹,则是借用了巫师鬼道的凶猛力量。
这三种符文系统可以各自形成自己的图案,但真正精致的符箓是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取其精华的符箓。
遗憾的是,余辞的修为不够高,道家修行不够深厚。就算是拥有神铜镜这种极好的魂师源泉,他也能精准的画出那些鬼符,但是他依旧无法召唤出那些高级符箓的力量。他只能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纯粹的护身符,这些护身符主要基于单一系统,就像他现在使用的那个一样。
他的手指引导着绿色精神指南,在虚空中绘制出极其抽象的形状。上半部分是鸟纹,下半部分是虎纹,周围散布着星座,中间用复杂的篆纹绑在一起。当所有的符文都完成之后,虚空中挥之不去的蔚蓝色光芒图案一下子全部亮了起来,然后迅速凝聚缩小,直到变成了半个手掌大小的精致符箓,这才变得静止。
简单的手指一指,余辞就将符箓打飞了出去。它的轨迹奇特,绕着他的手指轴旋转,圆圈越来越大,符笺越飞越远,直到完全消失在浓雾中。余辞这才收回手。
这就是五方心灵感应符,是余辞从《上清星秘符》中学到的最复杂的护身符之一。虽然主要以龙凤文字为主,但略微涉及云雷和妖灵系统。光是这张符箓,就让余辞修炼了整整五年,才勉强施展。
这张护身符没有攻击力,但它可以以施法者为参考,探测方圆五里范围内所有生物的剧烈活动,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施法者的神魂。它的敏感度超乎想象,余辞把它当成了预警工具。
做好一切准备,余辞接着继续前进。他像走在单木桥上一样,慢慢地走到了巨松的边缘。
虾须草现在触手可及。然而,余慈并不着急。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准备好的石盒,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稳定平台上,该平台由几根松树枝交叉而成。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放心,所以他用了另一张护身符来固定它。直到这时,他才满意。
他这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摘起虾须草。
草叶只有头发那么粗,缠绕在树干上,与不均匀的树皮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小心处理,很容易折断。因为药用需要,采摘的时候要把根取下来,所以余慈只好把缠绕的叶子一一解开,直到找到根部,再小心翼翼地。
这种工作完全是对耐心的考验,最怕出事。
好在余辞今天的运气还不错。短短三个多小时,没有任何干扰,余慈成功采摘了这片虾须草,大部分完好无损,大约有一百多缕。他一边挑,一边把每一根都放进石盒里。
正如他告诉玄晴,虾须草可以吸收易木灵气,与金属能量不相容,所以不能存放在金属或木箱中。只有白日府管家给的这个石盒才能使用。石盒里,已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虾须草,大概三五百股,这是他这四个月的总收获。
这些药材,当带回白日府的管家时,会根据外观和状况进行仔细评估,价值会降低三分之一或一半。至于打折,白日府自然会欣然接受。这是常态,作为他这样的流浪修炼者,他对此无能为力。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了。半落的太阳微弱地将剩下的光芒投射到云层中,余慈小心翼翼地收起石盒,驱散各种法术,借助突出的树枝和岩石缝隙,像猴子一样爬上了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