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春过辽河滩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最珍贵的回馈。对待成功和失败,困苦与幸福,只要你能安然地接受,平淡地对待,你就会感到轻松,生活就自然美好。可以说,一个人‘一生要能自自然然地生活下来,不奢求,不去追求那些无望又无底的欲望,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得到多少算多少,得到什么都知足,都不去计较,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想法,可是会让人省去很多的烦恼,会让人生活的愉快。妈妈她也不是懂得很多的道理,她只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感触和体会到的。

一个人要是总在痛苦中挣扎不出来,总是在自寻烦恼,那他这一生,就白来人世间走一回了,也辜负了大自然创造万物的美意了,可能都对不起自己。所以,一个人要经常的抓住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愉快的事情,放松一下,开怀一回,自然地大笑几声,对生活,对自身,都是有益的。妈妈她就是在困苦中,不忘记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来完美自己的人生。就象女大夫对于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从头到尾,她可能都没有想到过回报,没有想过能得到什么,可她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一个是在心底得到了助人的愉快,帮助人的美感。这对于她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一种超然的慰藉。而她在做的时候,又是那么的自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平平常常的,好像世上有苦有难的人和事,她都想要帮忙,都愿意帮助,这都是她应该做的一样,这种自然的心态,是一种多么高尚和可贵的,是多么美的心灵。所以能让妈妈感动和留恋的,正是她那种没有想法,自自然然地帮人与困苦之中,以及和人自然交流沟通的神态,让人倍感亲切,自然产生尊敬,又不能忘怀。正是这种感受,也许才有让妈妈离开医院的想法,她不能老是接受人家的恩惠。不论是生活中,还是感情上,这也是一种负担,一种愧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报答,人家又不是为了回报,自己不能这么自私,又不能就那么心安理得地享受人家给予的恩惠,这在她是好为难哪,她又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是一个知恩不图报的人,而她又没有这个能力回报人家,这在她心里,永远的欠下人情债,永远的是个负担,是个心结。这让她怎么能安心,还不如早点离开,少一分不安。早点离开,也可以使自己不至于陷在享受别人的恩惠上,让自己的意志消沉。因为她毕竟还是有自己的生活道路,虽然那里充满艰辛,充满坎坷,可是那里必竟是她要走的路,要过的生活。她必须要面对现实,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给予的重荷,这也许是女性的一种天性,一种伟大,她们在面对困苦,面对折磨时,从来都能坚强地忍受,默默地承担。这种不屈,这种强大,是任何自认为了不起的男人,所不能够做到的,不敢比拟的,并且是为之汗颜的。

门珍值班的是位女大夫,三十来岁,医学院毕业到里来实习的,时间不长,为人热情。见到大哥背我进来时那种着急和劳累的样子,就知道我病的不轻。她赶忙放下手里的医书,拿起听诊器,一边问,一边为我做检查,当她听说我已经发烧十来天后,生气地说,你们还把这个孩子送来干嘛,我看也不用来了,将这个孩子扔了算了,都这么长小时间了,没有事也得烧出病来,怎么就能不当一回事呢。不是前窝后继的,道上捡来的吧,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不知道严重呢。这回好子,都烧成肺炎了。大哥一听大大说是肺炎,吓了一跳,两手支承着凳子,使了好大的劲,才站了起来,瞪着眼睛问大夫,说,那我妹妹没有事吧,还有救吗。大夫不乐意地回答道,别瞪着我,,问一问你们自己,大夫接着喘口气,把语气改软点说,看你这小伙子把话说的,我不过是说,你们没把这孩子发烧当回事,以至于都烧成肺炎了,这也不是什么绝症,有什么治不了的,只不过是打点青霉素,住上几天院就好了,要是烧出别的什么大毛病来,我可就说不好了。大哥一听大夫说能治好,也就放心地坐下来,不是他刚才一听说是肺炎就着急,实在是当时的肺炎,人们还不怎么了解,乍一听就吓了一跳,不像现在,都知道不是什么大毛病,打点消炎针,消去炎症就好了。妈妈这个时候光顾着掉眼泪,等听大夫说能治好,还有点不大相信,她就小声问大夫,大妹子,你行行好,可别给我闺女留下什么后遗症,就是光打消炎针能行吗。这件事都怨我,是我把个丫头给耽误了,是我大意没太当回事。可是每回发烧感冒的,吃几片药,挺上两天就过去了,这回也不知是怎么地了,咋就能把肺烧坏了呢,这要是没有了肺,人还咋喘气,还咋能活呀。这都是我的不好,就是再怎么着,受多大的委屈,下回也不敢再耽误孩子了。女大夫听我妈这么一说,知道她又不懂又害怕,还后悔。心想别人到还可以,你这当妈的怎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