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魔术先生 > 第十四章 六仙洞里少年欢

第十四章 六仙洞里少年欢

在西面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古老的文化传承如同细腻的香料,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味。然而,欢声笑语才是这里的日常。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嘎子和他的朋友们就像是冲浪的海豚,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的游戏丰富多彩,从跳房子到跳皮筋,从打陀螺到在石板上玩滑滑梯,而最让他们着迷的游戏,莫过于推铁环了。

这些孩子们常常手持一根木棍,棍子的前端套着一个铁环,他们就这样推着铁环,尽情地在村里奔跑。因为这个游戏,不少孩子家里的水桶箍都被拆了下来,也因此,他们没少挨家长的责打。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他们对铁环游戏的热爱和对家中桶箍的无情掠夺。他们经常举办推铁环比赛,比拼谁能推得更远,谁能保持不间断。

在推铁环的世界里,嘎子并不占据优势。他手中的铁环也是拆自家中水桶,铁环上有一个明显的接头,每当推动时,都会发出有节奏的“嘎哒”声,而且经常会在接头处卡住,这让他在比赛中屡屡功亏一篑。而恺娃则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一个既圆润又宽大厚重的铁环,这简直就是为推铁环游戏量身打造的利器,因此他常常能在这项游戏中获得最后的胜利。至于润仔,他的“铁环”并非铁制,而是由他擅长编织竹器的爷爷用竹子编成的,由于材质较轻,经常在推动时飞出去,一旦遇到高坡,他就会为了捡拾飞出的竹环而掉队。

有一天,他们决定从姐妹山的山脚出发,沿着山前马路来一场推铁环比赛,目的是为了决定进入山洞探险的先后顺序。当然,走在最前面的人不仅要面对惊吓,还要忍受蜘蛛网的侵扰,以及可能遭遇的蜘蛛、蜈蚣等小昆虫的威胁。他们所说的山洞,就位于嘎子家后方的玉塔山下。

据嘎子的爷爷讲述,这个山洞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龙骨而挖掘出来的一个小洞穴,起初只能容纳两个人并肩而行。但随着深入,洞穴变得越来越狭窄。根据推铁环比赛的排名,润仔成为了探路的先锋,其他人则携带各种小工具,一边钻洞一边挖掘土壤,而排在最后的恺娃则负责将泥土搬运至洞口。他们的目标是扩大洞穴的空间,以便将其变成一个聚会和玩耍的秘密基地。

在这个隐秘的空间里,他们可以不受外界干扰地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庄严地跪成一圈,进行兄弟结拜的仪式。洞内的光线通常来自于自备的蜡烛和家中废弃的梳妆镜,通过它们折射洞口的阳光来照亮内部。他们首先在洞口放置一块玻璃,调整角度将阳光引入洞内,然后在洞的拐角处再次放置玻璃或镜子,继续引导阳光前进,直到将光线引至洞的最深处。随着他们在洞中停留的时间越长,用来引光的玻璃也就越多,洞内的亮光也随之变得更加持久。最后,洞口处和石洞的每个拐角处安放的玻璃甚至开始影响伙伴们的通行。

在这片被岁月遗忘的角落,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他们的结拜,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誓言,而是随着每一次新伙伴的加入,或是心中那份难以抑制的激情,便会重新点燃那三根野草,以家中的井水代酒,再次向天地宣告他们的情谊——因为普遍怕疼,滴血盟誓倒未曾上演。在那个被世人遗忘的石洞里,他们享受着无人打扰的自由,体验着无拘无束的快乐。然而,这份天真烂漫也时常让他们尝到生活的苦涩。

记得那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石洞的拓展工作终于完成,为了庆祝这一成就,伙伴们在洞穴深处点燃了篝火,期待着一场盛宴。然而,现实却是浓烟滚滚,几乎让他们窒息。幸运的是,洞口的扩大为他们提供了逃生的可能,他们挣扎着爬出洞口,如同重获新生。

嘎子、润仔、凯娃、龙娃、顺子和冬瓜,这些名字成为了石洞中的传奇。他们秘密策划着“替天行道”的大计,最终决定将这个秘密基地命名为“六仙洞”,并在一块朽木上刻下这三个大字,矗立于洞口,宣示着他们的领地和梦想。

曾经有一次,六仙洞的洞主们在洞内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聚会盛宴。他们沉浸其中,笑声与欢呼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乐章,回荡在洞穴之中。不知不觉间,时光悄然溜走,他们仿佛被魔法所迷惑,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直至游戏终了,他们才带着满足与疲惫走出洞口。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漆黑的夜幕,满天的繁星并没有让这个夜晚变得美好。

蜡烛的光芒摇曳生姿,恰巧将六个人的面孔映照得清晰明亮,这一切被刚刚从嘎子家走出的润仔爸爸撞个正着。大人们对孩子们近日里的神秘行踪早已心生疑惑,如今终于揭开了谜底。他们并非不愿赋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只是深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