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多尔衮:季高,这回不用抬棺了! > 第7章 多尔衮:为何这小子有技能?

第7章 多尔衮:为何这小子有技能?

左宗棠:王爷此语有何深意?

多尔衮:季高啊,假若现在让你剪掉辫子,你是否愿意?平心而论,无需有任何顾虑。

直播间众人:左公,剪掉吧,这辫子可是满清余孽的象征,您可不一样,您是民族英雄。华夏大地永远欢迎您!

左宗棠沉思片刻,终于明白了多尔衮的意图,坦然说道:老夫感激后世的认可,但老夫身为大清之民,受君之禄,分君之忧。即便大清已亡,老夫仍是大清之民。这辫子,老夫断不会剪!

多尔衮微微一笑,散给左宗棠一根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根,缓缓说道:小王,你可明白了?

王权(眉头紧皱):左公,莫非您受这老家伙威胁了?眨眨眼示意一下!

多尔衮言道:“想当年入关之时,我军兵力不过区区十二万,其中满洲八旗之兵勇仅七万。满族人口不足三百万,而汉人却有两亿之众,近乎百倍于我满人。彼时,我大清初入中原,汉人如过江之鲫,满族则寥寥无几。若此时有汉人振臂高呼,众人是否会群起而攻之?皇太极在位时,曾数度颁布禁令,严禁满族女性效仿明朝缠足之风,却屡禁不止。汉人之同化能力,实乃强矣!若不强制剃发,汉人终为汉人,满人亦不复为满人矣!于汉人而言,我大清乃异族,入主中原,若不接纳汉法,难以统治汉民;若全然采用汉俗,则无法维系本族。身为异族入关,名不正言不顺,难以信任汉人,唯有形成‘部族政治’。为免全然汉化,保留满族特色,即便初期民怨沸腾,本王亦须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再者,入关之初,是否同意剃发,亦可助本王迅速笼络可用之才。前朝旧人,但凡剃发,便绝其后路,断无可能再为南明朝廷所接纳。或有后世之人不知,向本王进言颁布剃发令者,乃汉人孙之獬。若不剃发,满汉将永远对立,泾渭分明。诚然,推广剃发易服不免徒增杀孽,但为了大清之稳定,此因果,本王愿一力承担。”

言罢,直播间众人皆哑然无语。

王权:嗯,话粗雕不粗。对了,跟直播间的朋友们说一句啊,顺治三年,以谢迁为首的抗清农民武装攻破淄川,孙之獬和全家共7人一齐被杀。

直播间众人:杀得好,狗汉奸,比多尔衮这个老登还可恶。

王权:睿王,最后两问题,回答完下一位也该登场了,提前剧透一下,下一位和你算是亲戚。

多尔衮:亲戚?有点意思,正好本王用这个“亲戚”回答第三个问题。

本王无子,只有一个东莪一个女儿,若非如此,这大清帝位,本王必定收入囊中

后继无人的困境,本王自不用多说。小王,本王问你,福临小儿清算本王后,东莪是何处境?本王留在世间的也就这点骨血了。若是,若是...

王权(略作思索):顺治下旨让多尔博归宗,东莪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之后再无记载

多尔衮:有多尼照看,应该无虞。福临小子这件事做的倒还剩几分良心。

刚你也提到多尔博,本王最初是想后续将帝位传给多铎,奈何这小子坚决不同意。

无奈退而求其次,将多尔博过继过来,若本王身故,有多铎辅助,多尔博自然也能坐稳江山。

王权:可是没想到多铎死在你前面了对吧?

多尔衮:多铎在世,这帝位本王自然会取。本王无后,多铎早逝,十二哥不堪大用。本王在世,当镇压一切敌,本王身故,天下必乱。九泉之下也无言面对父汗,罢了。

王权:睿王这番言论,小子想起了最近热度很高的镇狱明王尔朱荣。

多尔衮:尔朱荣,镇狱明王?后世说话确实有意思。

本王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问完之后本王要找季高去了解我大清后续情况,看看我这好好八哥的孝子贤孙们,是如何把我大清带到这般境地!

关于本王的感情生活,其实远没有后世想的那么精彩。本王年少时,父汗额娘相继离世。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觊觎我兄弟手中军权。我与多铎在夹缝中求生,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活下去、掌握权力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儿女私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为了生存,本王对皇太极言听计从,甘当他手中的屠刀,除阿敏,圈禁莽古尔泰,逐步得到他的信任。多铎故作飞扬跋扈,既打消皇太极的疑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皇太极宽厚的形象。

本王有7位福晋,大都出于政治联姻。若论本王心中挚爱,只能是巴特玛,她是本王嫡福晋,父汗在世之时,本王就与她相识,婚后,更是将王府事务打理的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