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闹剧结束,多尔衮又回到了直播间。再度让王权开启传送,目的地:川蜀!
年羹尧:睿王且慢,如今的八旗将士安逸了几十年,战力早就大不如前,王辅臣又骁勇善战,阿玛从未独自领兵,羹尧怕他有危险,您看换我去行不?
王权:通天代?
多尔衮:如今康熙十三年,你小子康熙十九年才出生,我们这又不是爽文,你要不要听一下你在说什么?
王权:年将军勿忧,虽然你去不了,但是你可以随时跟纳兰公子沟通啊,再说了,也不是没有后手,莫非你忘了河西四将?
年羹尧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把这几个猛人给忘了!小王,赶紧的,我得告诉阿玛。
有些朋友可能以为平定三藩,主要是明珠和岳乐的功劳。实际上年羹尧说的那河西四将才是居功至伟!看过鹿鼎记的应该有印象,韦小宝在天津认得了一个大胡子武将,随后追拿吴应熊的时候又跟三个河西的武将结拜,这四个人,就是河西四将!
张勇,陕西咸宁人。河西四将之首,顺治二年投降阿济格,部族被编入绿营兵。在随同清军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他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晋升为甘肃提督(省军分区司令员)。在“三藩之乱”期间,王辅臣试图招降张勇,但张勇坚决拒绝,并成功打败王辅臣。随后,他又与图海一同收复了平凉、庆阳等重镇。康熙十七年还把想趁火打劫的噶尔丹给打跑了。
赵良栋,宁夏银川人,就是鹿鼎记里面那个大胡子。顺治二年应募从军,一直名声不显。“三藩之乱”后,宁夏绿营兵响应吴三桂,发动兵变,杀死宁夏提督陈福,赵良栋被破格提拔为宁夏提督,成功平定了兵变。随后,赵良栋跟随图海,讨伐王辅臣,收复了秦州、西和、礼县等重镇。康熙十八年,赵良栋率军收复关中、四川两地,将叛军压缩到云南境内,得到了云贵总督的职位。康熙二十年,赵良栋率军从四川攻入云南,与大将军彰泰会师。同年九月,赵良栋率军最先推进到昆明城下,后又在桂花寺大败叛军,最先攻入昆明城,迫使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平定了云南,彻底终结了“三藩之乱”。
王进宝,甘肃靖远人,年轻时擅长骑射,曾随陕甘总督孟乔芳讨伐回民起义。因其英勇表现,他被授予守备的职务,并在张勇军中效力。在“三藩之乱”中,他被任命为西宁总兵,于康熙十四年奉诏讨伐王辅臣。在皋兰龙尾山大破叛军,生擒王辅臣第一悍将李廷玉,使得王辅臣的士气大减。此外,他还收复了安定(今甘肃定西)和金县(今甘肃榆中)等重要地区,因此被提升为陕西提督。此后,他继续收复静宁,并协助大将军图海夺取平凉,迫使王辅臣投降,从而彻底肃清了“三藩之乱”中的西北战场。
孙思克,汉军正白旗,因战功出色升任甘肃总兵,镇守凉州。统辖甘陕绿营重骑兵,战力指数极高。三藩之乱初期,王辅臣在西北横行无阻,清军连连失城失地。然而,孙思克却选择了主动进攻王辅臣主力,成功粉碎了王辅臣经略西北的计划。随后,他又击溃了叛军悍将李国良,逼降高鼎,兵临平凉城下,迫使王辅臣向清军投降。 康熙三十五年,孙思克率部随军征讨准噶尔部,大败噶尔丹,追奔三十余里。
介绍完这四人,王权总结到:清朝入关初期,汉将并不受重视,一个是当时他们的满洲王爷将军们确实太能打,第二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愿让汉人掌握兵权。
到了康熙这时候,吴三桂他们几个一闹起来,康熙才发现无论宗室还是八旗子弟兵都已经萎了,不得已才开始大规模启用汉将汉臣。“三藩之乱”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提升了汉人地位。
听到王权这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多尔衮戏谑道:小王你都这么说了,看来本王见过东莪之后是得赶紧联系下何洛会了,让这小子劝劝吴三桂,赶紧称个帝过把瘾得了,不然过个一年半载的仗打完了人都噶了还是个平西亲王!
王权:成宗陛下所言甚是!
直播间哄堂大笑,多尔衮翻了个白眼,说道:不跟你们多说了,本王要找女儿去了。亮工,你只需在大的方向上面提点下容若,无需事无巨细。之后去到清末,四面受敌,他也总得独当一面才是,莫非你还能把你爹一直放荷包里揣着?
年羹尧点头称是,王权按下开关,一道光束将多尔衮笼罩,顷刻间他便来到了川蜀。
川蜀,刘家。
何洛会还在豪格手下的时候,跟着一起去打张献忠,机缘巧合下救了一个叫刘汉鼎的商人。何洛会觉得他非常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