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假如我是谁谁谁 > 后记:来源于百度百科

后记:来源于百度百科

富察傅恒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显赫异常,两个女儿分别是成哲亲王永瑆嫡福晋和睿恭亲王淳颖嫡福晋。

但是傅恒的大女儿嫁成哲亲王永瑆却过的并不好,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精神虐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入府,丈夫就没收了嫁妆,充当家用只能吃粗茶淡饭,穿粗衣麻布,身为堂堂嫡福晋,富察氏并没有很光鲜的首饰,衣服和花销,都不好意参加清代贵妇聚会…

至于有多么抠门,据说永瑆家的马死了,按照正常途径应该是处理掉换新的,可是他却命令下人把马……炖了吃,这是多缺钱?

因为吝啬,乾隆斥责过他,当面答应得特别好,转过头却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代善有个第六世孙名叫昭梿,特别喜欢读史书写一些评议类文章,他尤其喜欢评价当朝某些人,是这样描述永瑆的:天生性格阴险,就喜欢玩弄权术,持家特别吝啬苛刻,他的下人大多数是没有过错就被定罪了;对待人喜欢用欺诈的方式;阿谀奉承,奉迎有权力的大人物,结果若是那个人被皇帝斥责了,他就跟着落井下石。

永瑆为人如此,却与其他素质互不影响,例如他是清代比较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据说他的书法绘画可以与刘墉(宰相刘罗锅)比肩,留下来相当多作品,都有被收录进博物馆。

乾隆去世以后,嘉庆登基,开始对永瑆大力重用,这段时间,是他的人生转折:不仅仅成为军机处的领班,还奉命去地方办理一些很重要的差事,也算峰回路转?

但是无论如何,说回富察傅恒的女儿,起初身为堂堂大学士之女,嫁人后竟然没有能够延续少年的荣华,空有一名分,过的可是真节俭,倒不是说节俭不好,只是对于一个古代贵族,由奢入俭,简直要了命。

四个儿子之中,两个成为了额驸,一个儿子还被追封了郡王。

长子富察·福灵安,字瑾林,满洲镶黄旗人。尚郡王女,称多罗额驸,授侍卫。乾隆二十一年,傅恒请派往军营效力,从定边将军兆惠剿贼于叶尔羌,叙功擢二等侍卫,后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云南永北镇总兵。六月,病卒。赐祭葬如例,所遗云骑尉世职以其侄袭。

次子富察·福隆安,字珊林,满洲镶黄旗人,尚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为和硕额驸,乾隆三十二年,和嘉公主病逝,年仅21岁。福隆安在妻子死后被老丈人一路提拔,乾隆三十三年,时年仅二十岁的福隆安就官至兵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后移工部尚书。两年后袭了父亲的一等忠勇公爵位,后加太子太保衔,以从征金川有功而绘像紫光阁。乾隆四十九年三月(1784年4月)卒,年三十九,谥勤恪。公主之子丰绅济伦受父母余荫,在乾隆朝也是仕途顺利,平步青云,外公乾隆帝在外出时经常带着丰绅济伦,还赏赐他黄马褂,令其承袭一等忠勇公爵位。而在乾隆去世后,丰绅济伦在官场上也就开始走了背字,官也越做越小。从内务府大臣降为头等侍卫,又从头等侍卫降为四等侍卫,后官终盛京兵部侍郎。

第三子富察·福康安,字瑶林,号敬斋,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福康安自幼就被乾隆帝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福康安先授三等侍卫,命在乾清门行走,后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福康安任职户部侍郎,不久迁满洲镶黄旗副都统,受命赶赴四川军中任平叛将领,自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戎马倥偬,参与了四次镇压各地民变,是朝廷足资依靠的重臣。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福康安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以领队大臣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历时五年,金川平,升正白旗满洲都统。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福康安相继任吉林将军、盛京将军、云贵总督,改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乾隆四十九(1784年)年,福康安跟从将军阿桂率兵镇压甘肃回民田五起义,与参赞大臣海兰察会兵伏击,俘获义军首领张文庆。进封嘉勇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被命为将军,偕海兰察督兵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俘首领林爽文、庄大田。台湾平,进一等嘉勇公。

乾隆五十六年(1790年),受命筹划集师抗击进攻xz的廓尔喀(今尼泊尔)军。次年(1791年)二月,授大将军衔,率师出青海,会诸路兵万余人,以分路进攻、伏击等战法连败廓尔喀军,深入廓境,六战皆捷,迫廓尔喀言和。班师后,奉命筹议xz善后章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