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韩裔作家金淑姬,根据自身在朝六个月授课时间的亲身经历,撰写了一本回忆录《没有您就没有我们》。
这本书让读者们一起可以借助作者金淑姬的眼睛,窥探一下神秘的朝鲜大学生的生活。
金淑姬生于韩国首尔,13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金淑姬的处女作小说故事,描述一位年轻的韩裔被杀的谜团,获得多个奖项。
金淑姬希望自己能“以人性之笔重新连结两地”。
金淑姬父亲和母亲的原生家庭都经历了骨肉分离。
这些,都成为金淑姬家族中至今未能治愈,也永远也不可能治愈的伤痛。
2002年金淑姬随着美国爱乐乐团造访,一睹一场庆祝60大寿的壮观场面,并于之后在新闻媒体发表相关文章。
由于家族的原因,金淑姬总觉得,那一边对自己有着神秘的吸引。
直到金淑姬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在有一所特殊的大学,就是同样韩裔金镇庆先生,创办的平壤科技大学。
平壤科技大学2009年在平壤落成,2010年首招100名本科生和60名研究生,2011年又招收了100名本科生。
平壤科技大学的本科生,是朝鲜教育省从全国其他大学的大二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全部是男生。
而学校的保安却全部是年轻女性。
后来,平壤科技大学才慢慢地开始招收女生。
2011年,金淑姬以义务教师的身分(其实真实是身份是作家和记者)在平壤科技大学担任英文讲师。
金淑姬与其他30名来自各国的传教士一同教授270名精英子弟。
金淑姬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对象为19-20岁的男生。
金淑姬和学生的接触,除了在课堂上和课外辅导,还有每天和学生同桌吃饭。
金淑姬冒着风险记录所见所闻,包括与学生的谈话,存在u盘里随身携带。
这一年,所有大学都关闭停课一整年,学生下放到各建筑工地劳动。
唯有平壤科学技术大学的270名学生格外幸运,是个例外,享受着困在校园里学习生活。
在接受访问时金淑姬说,这些本地最优秀的大学生虽然贵为“精英”,但似乎,他们对很多普通常识一无所知。
金淑姬的大学男学生们,连金字塔为何物也不知道。
当金淑姬拿出泰姬陵和金字塔的照片时,竟然无人能回答出这些著名古迹是什么。
主修科技的男生,对计算机发明年份同样毫无头绪。
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自豪地认为他们的什么都是最好的、甚至世界第一,例如,全世界的人都会说韩语……。
金淑姬觉得这种情况情有可原,因为这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对很多一般人视为常识的东西一无所知。
金淑姬的学生们知道的、相信的,只是让他们知道和相信的。
学生们被规定日常必须两人出行,不得单独出现在校园里。
金淑姬感受到,虽然因为各种限制,她与学生不能明明白白畅所欲言,但她还是能够体会学生的内心。
学生与金淑姬接触,偶尔说漏了嘴,也能流露真心,发出会心的笑。
金淑姬认为,她的学生虽然被受限制,她也经常能识别出他们在说谎掩饰自己,但他们仍然像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样可爱。
学生们每天都要排着两列纵队去食堂吃饭,行进过程中,唱着各种歌颂的曲调。
这样的队列行进,每天三次,从不间断。
去饭堂吃饭的时候必唱歌曲中,有一首《没有您就没有我们》出现的频率最高。
“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
“没有您,就没有我们…”
不知不觉间,作者金淑姬也跟着哼唱,并熟悉起这首歌的旋律。
最终,金淑姬把这首歌,命名为她授课记录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