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麦走进院落,顿觉耳目一新,仿佛步入一座江南园林。半个足球场大的四合院内修建了花坛凉亭,回廊曲径。花坛里鲜花竞放,曲径旁的盆景苍翠欲滴。
院子中间的大草坪上一位女老师带着十几个孩子做游戏。草坪上竖着秋千和滑梯,几个稍大点的孩子在上面玩得起劲。金色的阳光上撒在草坪上,快乐溢满了孩子的脸庞,连树上的鸟儿都在愉快的歌唱。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孩子们看见田晓青一行,哗啦啦涌了上来,春生和兰兰赶紧把带来的奶糖和水果分给他们。看样子这些孩子对田晓青一行早已熟悉。
有个腿部残疾的男孩一瘸一拐的落在了后面,忽然跌倒在草坪上哇哇大哭。田妈妈赶紧过去把男孩搂在怀里,男孩得了苹果和奶糖才破涕为笑。
王小麦和周哥把菜全部拿进食堂里。王小麦四下打量,食堂内很干净,灶具餐具都很齐全。一溜五眼不锈钢柴油灶,用起来省时方便。食堂厨师姓赵;是位五十多岁的胖子,晓青管他叫赵叔。赵叔用两眼灶给孩子做饭,周哥给王小麦打下手,负责洗菜杀鱼什么的。
王小麦谦虚的和赵师傅客套几句。戴上厨师帽,罩衫一套便开始大显身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小麦自带了两把厨刀一把刻刀,用起来得心应手,切,片,剔,剁,刻,几把刀各司其责。几块砧板上,生,熟,荤,素各自分开井井有条。
单看了王小麦的行头和做派,赵叔便知道这黄毛丫头像个行家里手。再看王小麦的刀工他就知道今天是遇见高手啦。
只见王小麦快如疾风把一盘生牛腱子切的形状一致厚薄均匀。赵叔自然了解韧劲十足的生牛肉最难切,大都是卤好或者冻硬以后切出来的。王小麦且笋片时,竟然回过头来和周哥说笑,刀下的节奏却丝毫不乱。
更让赵叔惊叹的是王小麦先给一只鸡开膛破肚,再用刀背在鸡身上拍拍砸砸,转眼间就把鸡骨头剔了出来,鸡身却完好无损。一把刻刀被她使得行云流水,不一会儿,西红柿,胡萝卜,青椒,菠萝,哈密瓜。就在她手中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儿。王小麦有条不紊手脚利落,没用一个小时,六道冷盘就做好了。
再看那冷盘的造型,真是形态各异活色生香。每道冷盘都有个吉祥的名头,松鹤延年,花开富贵,孔雀开屏,金鸡孵卵什么的。
松鹤延年用芫荽,海蜇,海参,三文鱼等食材拼制而成。翠绿的芫荽拼成松树,海蜇丝拼成了鹤身,鹤头鹤尾以海参拼制。一颗红樱桃镶入鹤顶,看上去形象逼真。花开富贵为一道卤味冷盘,盘底铺一层绿茵茵的生菜叶,绛红色的牛肉片,香肠,雪白的牛百叶和金红色的片皮鸭,层层叠叠拼成立体的花朵儿。胡萝卜,西红柿,雕刻的小花儿环绕盘边,真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孔雀开屏用哈密瓜,血橙,香蕉,草莓猕猴桃等十多种水果切片拼制而成,菠萝雕成的孔雀头竖在盘子上,惟妙惟肖。这道水果冷盘看上去层次分明,七彩缤纷。
金鸡孵卵就更精彩了,先把切的细如发丝的土豆丝过油至金黄色,在盘子里垒成蓬松的“鸡窝”,再把一只土鸡开膛剔骨,鸡肚里塞满香菇,葱姜,八角,茴香,等七八味佐料,用线将鸡肚缝闭。然后放入滚水煮三分钟捞起放入冰水里镇一下,再放入滚水了煮三分钟,捞起再冰镇。如此反复几次是为了保持鸡肉鲜美。最后用文火煮四十分钟,直到色泽金黄,皮脆肉烂。再拆开肚子掏出佐料,把鸡身放入“鸡窝”。在鸡腹一圈点缀几个剥了壳的熟鸡蛋,才算完成。先不说味道,单看那色相就令人望而生涎。
赵叔都看呆了,想不到这丫头年纪轻轻,厨艺竟如此了得。也不知道在哪儿学来的功夫?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闺女,你这一手漂亮活儿在哪个厨师学校学来的?”赵叔问王小麦。
王小麦不好意思笑笑:“叔,我没进过厨师学校。”
我才不信,就凭你这手活儿,肯定是师出名门。“
“真的,叔。我连厨师学校门朝哪儿都不知道,我就是打小喜欢做菜,琢磨菜谱什么的?“
赵叔还是半信半疑:“没进过学校,那肯定也是那位名师私下里教出来的。”
“你要说老师,咱村里有位太姥姥给我指点过几道土菜,比如这道金鸡孵卵。她老人家也算我的老师吧。”
“单看你的刀工,也不是三五年能练就的。就凭这道做工讲究的金鸡孵卵,想必那老太太一定是位高人。”
王小麦呵呵笑了起来:“什么高人呀?太姥姥就是咱村里一个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