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盛京花。”
一匹白马上,身着白衣的少年手握缰绳,肆意高歌。
官道一旁,便有岸边柳树随风摆动,盎然春意之下,倒也平增几分潇洒。
“好诗,好诗!”
白马少年身后,亦有一棕一白两匹骏马紧随,马背上的一男两女容貌迤逦,四人成行,一看便不同凡响。
而三匹骏马之后,则是一队不短的商队,马车上托运着什么事物,离他们算不得很远。
李南石听着姬仙附和的赞扬声,扭头笑道:
“很好,那么请问姬公子,我这诗它好在了哪里?”
“不知道,反正就是好。”
“很好,您的赵老师,该半夜掀开棺材板来找您了。”
“要你管?”
姜月月与钟铃共骑一马,因为个子比较矮小,所以被钟铃环在了身前:
“没想到李大哥的文采竟然这么好,若非身在仙门,想来也是个状元之才。”
“别,这诗不是我写的,是我抄的。”李南石赶紧摆了摆手,“我就是忽然想到了,又感觉比较应景,便说了出来而已。”
“抄的?莫不是那什么‘苏轼先生’,又托梦告诉的师兄,让师兄帮忙传唱吧?”
钟铃对李南石的说辞也深谙其道,想必平时李南石没少拽文造句。
“那怎么会。”李南石缓缓摇头,“这次是孟郊先生托的梦。”
“这里又没什么其他人,李大哥又何必再自谦呢?”
姜月月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这是原则问题。”
李南石琢磨了一下,回答,“我怕哪天有什么也被托梦的人,突然把这些诗词据为己有,所以想到了就提前说出来。这样那人就会发现自己无诗可抄,老老实实地读书了。我这是维护这些老先生的著作权!”
“好奇怪哦。”姜月月喃喃自语,“听不懂。”
“师兄向来喜欢说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习惯就好了。”
“李大哥真是个奇人,感觉什么都懂。先前遇到的那伙山匪,感觉还不如李大哥专业呢。”
姜月月想到先前他们自空中落地,还没走一段路,就在官道上碰见运布商队的事情了。
他们假称自己是江湖子弟,想要以护送商队为名,随着商队一同前往盛京城。
没想到半路恰好还遇到了劫匪,人挺多,只是磕磕巴巴地看起来不太专业。
饶是如此,仍是将商队里的护卫吓得不轻。
那可不是十几号人而已,是几十号人一同出来抢劫!
其中不乏有下三品境界的武人,应是领头带队之人。
这哪家商队顶得住啊!
好在李南石对这些不太专业的劫匪,进行了一番现场教学——把劫匪给劫了,化解了危机。
商队领头为表感谢,借了他们三匹马作代步工具,以期继续庇佑的同时,也少些徒步行走的劳累。
没什么拒绝的道理,便也成了现在这幅景象。
“因为他们本也不是什么劫匪吧。”李南石悠悠说道,“此地离京城不算太远,哪有劫匪在圣上眼皮子底下干活的。”
“啊?那他们是……”
“流民。”李南石猜测出了他们的身份,“走投无路了,才不得已跑出来落草为寇的。”
姜月月回想着先前那些人并不专业的模样,思索了许久,才道:“这么说来,的确像是刚刚入行没多久的样子。”
她当时跟在柳如春的身边时,也曾遇到过这些流寇,如今想想,那大一帮子劫匪与平阳城郊外的流寇,并无太大区别。
“盛京城的附近,竟也有流民出现了吗……”
姜月月心情复杂。
这毕竟可是整个临仙州,最为繁华的地方了啊。
“这升仙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这么劳民伤财的吗。”李南石嘀咕道。
“我怎么感觉你们一字一句都在骂我呢……”
姬仙总觉得头皮发麻,语气轻缓地问。
“乖哈,别对号入座,你爹干的混账事,跟你又没啥关系。”
李南石轻声回道,“听商队的人说,那升仙台在皇宫里面,到时候你亲自去看看不就行了。”
“我肯定要去看看!”
姬仙自然也对他父皇的所作所为不满,但他内心深处仍然更想相信,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