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解决了一件大事
在秦东洲的强烈要求下,大家决定放假一天,集体去黄海市逛街,用秦东洲的话讲,钱是赚不完的,日子是眨眨眼就没了的。
一个月下来,秦东洲自己腰包里也有了三十多块,没办法,最馋的就是他,每次买肉、买油条就是他喊得最凶,家里攒下来的肉票都被他霍霍光了,幸亏他妈养了一头猪,过年肉还是能有的。
一行八人,四辆自行车,大家蹬得风起,一路欢声笑语。大伯家三个,秦东明、秦东风、秦东雨,秦东雨今年也是十五岁,估计考上黑水高中没问题;大姑家刘天柱、刘秀秀,刘秀秀十四,还在初中熬着;自然少不了秦东洲姐弟和侯亚东。只留下小叔在棉花地里顶着太阳掐棉花头,那是掐的个一脸幽怨。
一个个怀揣巨款,今天到市里办三件事,一是吃喝一顿,二是买两辆自行车,三是自由购物。
秦东明和秦东风一个月下来,两人挣了一百八十块工资,秦东洲估计也是奶奶照顾他们家,因为大伯母经常生病,就是个药罐子,大伯父是个代课老师,一个月也就挣个三十来块,今天他俩就要买一辆车。
秦东洲姐弟这一个月总是借车用,很不方便,跟奶奶预支了二百块分红,也要买一辆。工业券一张来自小姑父蔡德中,一张自然是奶奶从她大外甥那薅来的。
人民商场在人民路,是黄海市最大的商场。这一个月,大家虽然没少跑市里,但进商场还是第一次,一个个跟刘姥姥似的,眼睛开始不够用的了。
秦东洲胖手一挥,先去买车,大家一致同意,呼啦啦的跟在秦东洲身后往前走,果然,卖自行车的地方和秦东洲记忆中一样,还是在商场的西北角。一辆辆自行车排的整整齐齐,锃光瓦亮。大家一拥而上,刚想伸手,就传来了售货员的声音:“哎哎哎,干什么呢?不买就不要动。”
这个年代的售货员还是一如既往地鼻孔朝天。算了,不和她计较,总有她低下高傲的脑袋的一天。秦东洲心里鄙视着,嘴上确实甜得很,“这位大姐还是姨,我们买车的,买两辆。大哥,你把工业券给姐看看。”售货员看着秦东明递过来的工业券,呦,还真买啊。“永久的一百八十二,飞鸽的一百六十八,五亭桥的一百六十八。”售货员看着三十来岁,圆脸大眼,烫着个小波浪,皮肤白白的,看着很富态。
售货员冲着秦东洲一瞪眼:“喊什么姐,我都四十了,要喊姨,哎,不对,喊同志。”
秦东洲那是一脸真诚:“骗谁呢,你看这也就比我姐大一点,那能是姨,就是姐。”
售货员被秦东洲弄得乐呵呵的,问:“你们买什么车啊?是二八的还是二六的啊?价格不一样的。”
买了两辆五亭桥,如果不是要售货员大姐自掏腰包,她绝对能送他们两把车锁。
下面是自由购物时间,大家约好十一点半楼下门口集合。秦东梅、秦东雨、刘秀秀三人一伙,决定去买衣服,秦东洲掏出二十块钱给姐姐,让她给爷妈买点东西,秦如海也给了秦东梅二十块,委托她看着买,他也是个孝顺儿子不是?惹得秦东梅连连翻白眼。
秦如海让东明兄弟俩看好刘天柱,自己和秦东洲、侯亚东出了人民商场,因为秦东洲说要去看看门面的事情,秦如海认为,这么大的事,没他这个长辈领着肯定不行。
黄海市的人民路和解放路是最为热闹的。人民商场、黄海饭店、市政府、第一纺织厂宿舍区等等都集中在这两条街上。根据秦东洲的建议,先看看这两条街再说,只要生意好,租子是不怕的。
从东逛到西,从街头逛到街尾,几个人傻了眼,因为无从下手。门上既没有人贴上招租,问人说租房子,吓得别人摆手就跑,大概这个年代还没人租房子吧,就算有多余的房子出租也不敢公开。
“带头大哥,找不到房子,你说怎么办?给大家拿个主意吧。”秦东洲看着歇了火的秦如海要注意。
秦如海恼羞成怒,一巴掌扇了过去,“谁是你大哥,没大没小的,喊叔。”
“我们还是先看看那个房子看得上,然后再找人吧。猴子,跟哥走。”秦东洲瞥了眼小叔,头一昂,向前走去。秦如海站了会跟了上去。
离十字路口不远有栋两层小楼,一楼中间开着一扇门,门关着,两边各有两扇窗户,应该是两个房间,透过门缝看到后边还有个院子,院子里隐约看到乱七八糟地堆着东西。小楼很奇怪,两边不靠,各有一个小巷子能通到后边,显得很独立。秦东洲穿过巷子,来到后边,是三面围墙,围墙后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