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妹说累了,不想去外婆家扫墓了。几年都带着母亲去了,去年母亲也只是和大舅妈在二舅家没有去熊家后山上。母亲一个心思要去疎口,吴万丰也就答应了下来,如果下雨天就别去,就让自己代表家人去扫墓。晚上小妹打电话来,说大舅妈打电话过来,今天早点去大舅家包米饺,再下去扫墓,晚上在酒店里聚下餐。
吴万丰要求儿子七点钟起床,去大舅家。妻子呢,早早的起床了,准备好了祭品去扫岳父和她二哥的墓。吴万丰是内疚的,看破不点破,其实昨天就想去岳父那扫墓的,妻子没有说,也知道吴万丰几年才回来一次扫墓,浒湾,疎口也费时费力的,随他意了。
儿子吃了份豆腐香菇汤粉才和吴万丰走路,实在不情愿,也算作情愿吧,清明节才到就问去哪个亲戚家吃饭?吴万丰看着儿子快步前行,和自己保留着距离,有种无力感,想说些什么都没有人听,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听,父之错!离大舅家不过千米,步履却沉重。昨天预报今天中雨,上午九点开始,貌似雨也不情愿了。
和大哥通话,他到浒湾了,也许几年未去扫爷爷奶奶的墓,有点忘记了。开始语音都讲明了没找到,后来视频,吴万丰一眼就看见了,就是第三,四个又旧又小的,吴万达随后也发现,并拍照,照片显示一九九四年七了,近三十年了。人的一辈子能有几个三十年,转眼人半百了,吴万达说去双家找一下奶奶的墓,那就更久远了,奶奶八几年去世的,后来没有找到,就去了细舅家,等我们送米饺下去给他们吃。
到了大舅家,看见了大姨,小姨都在帮忙,大舅和大舅妈也在忙,大姨夫在看大舅的编译成果,吴万丰不知干嘛,就看着两个小孩子在看手机,玩游戏。
“姐夫,你去我那边拿夹米饺的夹子过来。”小姨对着大姨夫说。包米饺的馅做好了,一部分不辣的给小孩子吃。
“春梅说她会带老妈过来,看过来没有,没过来就让春梅去小姨家拿一下。”吴万丰说。
“春梅家离小姨家不是有那么远吗?”大姨夫说。
吴万丰说:“应该是比这里近一点。”说完就打电话给吴春梅:“春梅,你去小姨家拿一下夹米饺皮子的夹子,让小姨告诉你在哪里?”
小姨一把接过手机就说:“在菜厨靠右边的那个角上,”不久电话又响了,传来吴春梅,小姨夫的声音,根本就是找不到,小姨又接过电话说:“叫春华去拿,她知道!”后来传来声音说找到了。
吴万丰洗好手就搓起米饺皮子来,搓的久会韧劲些,差不多就赶成长条形,一个一个弄断,就帮忙着擀米饺皮子。大姨夫也在擀皮子,大舅妈拿了两个汤匙好把馅料舀起来。没有过多久,吴春梅就带着夹皮子的夹子来了。
天气还好,没有下雨,但是漆黑的乌云四处悬挂着,不久可能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