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几人回首看?笑看云遮月,又见发已斑。
小妹问吴万丰去不去疎口?他不去小妹就去。吴万丰不知道该怎么答复,大哥在细舅家,可以让小妹去。小妹又反问清明回来就应该去四处祭祖,吴万丰立马改口自己去。小妹说完就跟着大舅妈,大姨她们去买祭祖用品。
吴万丰乐的清闲,时不时的偷吃一个米饺,吃到不辣的米饺,就敦促儿子也吃一个。儿子除了会摇头,只说no。也是不懂啊,饿了自然会吃的。
准备的差不多了,小孩子直接让表妹开始接走了,去的只有八个人,大舅和大舅妈,大姨和大姨夫,小姨和大儿媳,吴春梅和吴万丰,车有两辆。大舅一行三人,大舅妈和大姨,剩下一行五人。
一行五人比较快,带好了米饺,十一点半吧出发,到疎口才十二点钟,大家商定在细舅家稍候大舅一行人。
吴万达飞快的夺过吴万丰带来的米饺,把细舅从床上嚷了起来,细舅穿上衣服,吴万达已经准备好了碗筷,把午餐放到细舅手上,一起嚼吧嚼吧起来。细舅说没有一点辣味,小姨说那本来是包给小孩子吃的,你有口福才能吃到!
吴万丰望着青山绵绵的大仙岭,感叹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的,自己的童年深深的印刻在了大仙岭的古道边。应该是二舅结婚的元旦新年伊始,第二天自己要赶回鹰潭市读书。第二天一大早猪被豺狗拖走的躁动声,吴万丰没有找到大人送自己去浒湾,一个冲动就独闯大仙岭,那是八几年,母亲就在后面追,说有豺狗,不要急着回去。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一鼓作气翻越了大仙岭古道,古道不足一米宽,但两边的灌木比大人还高,全不记得是冬天了。还听到了山脚下的狗吠声,就一路哭着往浒湾方向跑,还拦住了一辆班车,上面正好遇到父亲的石灰厂的人,哭着说母亲被豺狗拖走了。当然是个笑话,母亲后来说是山脚下有一条狗,驱赶野兽的。
吴万丰小时候真的无法无天,都是在大仙岭的势力范围,也不知道走了几遍大仙岭,因为爷爷奶奶在这头,外公外婆在那头,特别是拜年的时候。父亲永远都是带着孩子们徒步,孩子们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大仙岭漫步还是风景如画的,这头山脚下有个商店,疎口村物资外运至少那个年代是主干道,打尖,休息,有很多人的,号称户有千烟。青石板有车辙印,中指的深度还是有的,山顶上有一片平地,应该有石亭,长条形,地上的痕迹可循的。一边长河落日红,一边良田万亩绿,袅袅炊烟更是回家的托唤。每次到达山顶都有一种风清自来云归去,举目所至皆由我。父亲就会在身旁笑看,外婆家到了,爷爷家到了,看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吃上一碗甜甜的鸡蛋汤,更是回味无穷。
细舅的叫喊声打断了吴万丰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