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人到中年的岁月 > 印度泰戈尔

印度泰戈尔

中国有句老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24年4月,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第一次应邀到访中国。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到来受到文艺界、思想界的广泛关注。

在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瞬间,泰戈尔是兴奋的——他一直很渴望来中国。在他看来,这片土地上的文明,

“有无穷无尽的潜力。”

“任何暂时的挫折也不能击碎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

他充满感情地表示:

“朋友们,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

交流访问期间,

徐志摩、林徽因代表北平新月社陪同泰戈尔,到法源寺赏丁香、瞻古刹、话诗词,在丁香花下娓娓而谈,并留下开篇那张珍贵合影。

通过老照片,我们不难看出,三位诗人的气质形象各具特色,泰戈尔的长髯飘逸,林徽因的清新婉丽,徐志摩的俊秀风姿不约而同的是,他们的身上都散发着诗一般的纯粹与温暖。

当时有报道形容三人的合影:“如同苍松、竹、梅组成的一幅动人画卷”

来到北京后的泰戈尔,还发表了一次演讲,其中有一段精彩的预言:

“我相信,你们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的国家站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们都将分享这个将来带给你们的快乐。”

我们喜欢泰戈尔及其诗作,与他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分不开。而今天的中国,又何尝不处于他在演说中所描绘的那个美好的“将来”之中。

泰戈尔结束中国之行时,与徐志摩和林徽因建立起愉快的友谊,成了“忘年交”。

分别时,他为林徽因题赠了一首小诗,还在后来写给徐志摩的信中说:“从旅行的日子里所获得的回忆,日夕萦绕心头,而我在中国所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中,你的友谊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泰戈尔正式访华100周年,100年前,他与林徽因、徐志摩一行在丁香花盛开的法源寺共同赏花吟诗,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100年后,同一个季节,同一个地点,北京西城将举办一场特别的丁香诗会,延续这段岁月往事的浪漫!

《流萤集》(节选)

作者/泰戈尔

我的幻想是萤火一一

流光点点

在黑暗中乍隐乍现。

路边的 三色紫罗兰柔声引不得粗心人顾盼却在这些散漫的诗行里呢喃

在心灵的慵懒暗穴之中

梦儿用昼之篷车遗落的零花碎朵

筑起自己的巢窠

春天毫不顾惜那些不为将来果实只为一时兴起的花瓣将它们抛落满地

喜悦从大地的睡梦中挣脱出来,

冲入无穷无尽的密叶繁枝

在空气中欢舞终日

《春》(节选)

作者/徐志摩

我点头微笑,南向前走观赏这青透春透的园囿树尽交柯,草也骈偶到处是缱绻,是绸缪

我羡他们的双双对对有谁羡我孤独的徘徊

孤独的徘徊

我心须何尝不热奋震颤

答应这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

春呀!你在我怀抱中也

人间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吴万丰购买过《徐志摩全诗》,也购买过泰戈尔的《飞鸟集》,林徽因不那么在意了,新青年女性有点还是缺失的。不知道泰戈尔能不能掀起一股中印文化交流风。上次也应该有关中印关系中的泰戈尔,散文诗泰斗,人就是这样子的啊,力求至真至善至美。

年轻的时候对泰戈尔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