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从什么办法贫困县被抽调过来的一千户匠户终于赶到了蓝田县。
这帮人若非拿了朝廷的路引,估计都得被守门的当成是难民给拦在外头。
苏宇早就得了信儿,于是就提前给他们准备出了住处。然而当这上万人突然赶到的时候,他还是被吓了一跳。
“侯爷,这一定又是太子的诡计。原本您只是要一千名工匠的,结果他却将那些工匠的家小也都给您送来了。这老老小小的,能干活的不多,吃饭的嘴可不少。”
小翠气鼓鼓地说着,而苏宇却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太子好大的手笔,不过这也正合我意。本侯爷如今缺少的就是居民,他们带着家眷们过来,正好可以让他们在外城重新组成十几个村落。”
“侯爷您英明,咱们这儿的外城全都是荒山野地,若是可以将其开发出来的话,那可是一大笔赋税呢!”小翠惊呼说。
城外,苏宇早就让人给重新划分出了村落图,甚至每个村子可容纳多少户居民,他都给进行了规划。
除了少部分原住民之外,苏宇将自己的府兵以及之前的二百户匠户也全都分散着安顿在了各个村子。这样一来,如若有人来犯,那么他只要放出一个信号,外城的这些人就会一拥而入,将贼人一网打尽。
他是故意将手底下的人给分散到各处的,为的就是提高战斗的机动性。
如今又多了一千户,苏宇顿时心头大喜。
他亲自在城外给他们进行了训话,随后又将福利待遇跟他们都讲了一下。
下面鸦雀无声,片刻之后,众人仍旧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这时候作为苏宇手底下最忠诚的铁杆儿工匠的老黄从人群里站了出来,他用自己的话,将苏宇方才讲的“三险一金”什么的给大家解释了一遍。
众人这才听明白,之后下头顿时哗然一片。
“这怎么可能呢?不光给咱们工钱,还帮咱们建房子?”
“我没听错吧?这蓝田侯竟然这么好,那之前这里的百姓为啥要逃离呢?”
“女人生孩子还给出钱请大夫,这蓝田侯莫不是在诓骗我等?”
面对大家的质疑声,苏宇就显得要淡定多了,反倒是小翠有些气鼓鼓的。
不过很快,老黄就带着他手底下的那些工匠们分散进了人群,将他们跟着苏宇这段时间以来,得到的好处全都如实讲述了一番。
“天呐,你们说的这都是真的吗?”
“那当然了,咱们都是工匠,工匠不骗工匠。我敢用我全家人的性命发誓,我说的这些全都是真的。”
“没错,你看那边儿那个瞎了一只眼睛的家伙了没?他媳妇儿去年刚给他生了娃,大出血险些死了。后来是侯爷给出的银钱,买了那参片才得以母子平安。这还不算,妇人坐月子期间,侯爷还给发了十只老母鸡和两对蹄髈呢!”
“我跟你们说,跟着侯爷干准没错,你们就好好干就完了。逢年过节的,侯爷可从来都不会亏待了咱们,这不,今年过年的时候,侯爷刚给我们每个人都赏了五两银子呢,有的干得好的得了十两呢!”
原本双目无神,一脸生无可恋的匠户们听了,顿时就都疯狂了。
他们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则坐在地上咔咔捶地,以此来宣泄着他们内心中的情绪。
小翠看得红了眼眶,见人群中有不少抱着小娃娃的,她便道:“咱们侯爷养了不少奶羊跟奶牛,但凡家里有小娃娃的,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来侯爷这里领二斤鲜奶。”
闻言那些抱着小娃儿的妇人们齐齐跪倒谢恩,就连那些满脸沟壑的老人也颤巍巍地拄着棍子给苏宇跪了下来。
苏宇朝着小翠投过去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小翠则红着脸道:“跟着侯爷久了,这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都是侯爷教导有方。”
这时候老黄就对苏宇说:“侯爷,来时候的路上他们有不少人都感染了风寒,甚至有人已经饿了两三天了,您看?”
苏宇一挥手说:“来人,临时搭建十个粥棚,先给大家煮些热挂面吃。”
“公子,为什么不给他们吃方便面呢?”小翠狐疑地问。
苏宇则笑道:“挂面能清淡些,更适合老人跟孩子们吃。哦对了,多做一些糖水蛋,给每个人都分上两个。”
人多好干活,十个大号的粥棚很快就搭建好了。
八个棚子都在煮挂面跟鸡蛋,另外两个棚子则煮的都是治疗风寒的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