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程序员和他的女人 > 第20章 公司同事

第20章 公司同事

我爸妈现在都已经习惯了我这个夜猫子的作息,但他们特别骄傲地跟邻居炫耀:“我们家那小子,现在可是个软件工程师了!”那时候,大家对这职业还一头雾水,所以总有人好奇地问:“软件工程师到底是干啥的?”我妈就笑眯眯地回答:“哦,他啊,就是专门打电脑的!可厉害了!”

每到周末,我就像那个传说中的“电脑救星”,被邻居和爸妈的朋友们召唤,准备施展我的“魔法”去拯救他们家的电脑。他们总是分不清软件和硬件的界限。

其实,我内心是个纯粹的“软件诗人”,在代码的海洋中遨游,编织着数字世界的诗篇。然而,现实却把我推到了硬件维修的战场上,与各种电脑故障展开殊死搏斗。

有时候,我真的想告诉他们:“我其实是个魔法师,不是修理工!”但每当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我又不忍心拒绝。于是,我只好戴上我的“修理工”帽子,拿起螺丝刀,开始我的“硬件冒险”。

就这样,我从一个专注于编写代码的“软件诗人”,生生被邻居和亲戚们“逼”成了一个业余的“硬件勇士”。

其实大部分只是系统闹了点小脾气,重装一下系统,它们就立马“恢复青春”了。偶尔遇到些顽固的硬件问题,比如主板上的某个小芯片“罢工”,或者接口“耍赖”,我就得承认,这我可搞不定啦!不过,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我就已经自诩为“半个电脑侦探”了。

随着我“侦探”经验的积累,我也开始能处理一些小故障了。更有趣的是,我还邂逅了我们楼下那位电器维修界的“老江湖”邻居老张。他退休后在楼下开了家小店,原本专修家用电器,但没想到我们也有合作的一天。

有一天,老张接了个修电脑的活,竟然跑来找我帮忙。我这才发现,原来他也是电脑维修的“隐藏高手”!从那以后,我就成了老张的“编外助手”,时不时就跑去他的小店转悠。虽然他主营家电维修,但电脑维修的原理也大同小异,我们俩竟然一拍即合。

我负责解决系统软件的疑难杂症,老张则负责排查和更换硬件上的可疑元件。我们这对“电脑维修二人组”虽然都是半吊子,但凭借着默契的合作和不断的学习,竟然也成功修复了不少主板出问题的电脑。

我和老张的“跨界合作”,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实用的技能,还让我们两个“老邻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哎,现在我的日程安排可是紧锣密鼓啊!周一到周五,我是那个穿梭在代码丛林的“软件侠”,而到了周末,我又摇身一变,成了邻居们口中的“电脑神医”。这节奏,简直比“超级英雄”还要忙碌!

可是啊,正因为这“神医”身份,我和原来那群小伙伴们的“聚会时间”就被无情地压缩了。以前,周末大家都是相约出游、聚餐、侃大山,现在可好,我得忙着“治病救人”,电脑一台接一台。

时间久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热线”也似乎有些“信号不良”。大家各自忙碌,联系越来越少,感觉就像是在不同的“时区”生活。唉,这“神医”身份,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

今天,我们公司迎来了一位新同事,他的到来不仅让办公室的平均年龄又往上攀升了一个台阶,而且他的年纪还刷新了我们公司现有的记录。这位新同事,已经将近四十岁,听说是我们部门主管老王以前的同窗好友。

他的相貌文质彬彬,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每次开口说话,都是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他的话语中总是蕴含着某种深意,让我这个年轻的同事在聆听时,常常感到受益匪浅。我看着他的眼睛,那双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让我感觉他一定是一个经历丰富、有故事的人。至少在我这个十八岁的年纪,还无法完全读懂他眼中的世界。

他很喜欢和我聊天,我们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似乎总能找到共同话题。有一次,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突然哽咽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男人通常不会轻易落泪,但在那一刻,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情感波动。我那时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只是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一些安慰。直到现在,当我回想起那一刻,我才逐渐明白他当时的心情——可能是对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或者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一个四十岁年纪的人,如果事业有成的话,生活应该是幸福美满的。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人生道路上总会有许多坎坷和挫折。尤其是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和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在一起工作时,这种年龄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压力可想而知。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人生起伏、品尝过岁月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