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突飞猛进,在短短三年之中便结成了阳丹,完成了“第二重”的修行。
“啧啧啧……”
见其天赋如此,夏烨也不禁咋舌,此等突破速度放在整个三一门的历史上应当也绝对罕有,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他记得,当年的陆老爷子也算是三一门的天才人物,三一门同辈间绝对的第一人,但其十八岁时可也还没突破到“第二重”,更莫谈修至顶峰。
“不愧是‘大盈仙人’……”
一边感叹,夏烨也继续看着,既然左若童如此年轻便达到了三一门大部分弟子或许毕生都达不到的高度,那后续便应当开始尝试“第三重”的突破。
“难道说……”
而一念至此,他当即便想到了左若童年轻之时因练功出错而留下的伤患,莫非这受伤的原因便是如此……是在突破的过程中出了差错?
“似乎也只有这一种可能了。”
如此,夏烨又继续旁观,看着左若童下山游历行侠仗义,意气风发当真有谪仙之影,却也时因自身判断或心念而行差踏错,以至留下懊悔,又从中明悟而坚道心。此为炼心,是天下玄门弟子之必经!
而似乎是为了能准备得更充分,左若童游历了很久,一晃十年过去,也依旧未曾有回归之意。
但其效果也很明显,在这游历的过程里,他逐渐从入世到出世……后又再度入世。
从一名不同常人的玄门弟子到融入进芸芸众生,后跳脱出来,又再度以全新的心态融入,令得他的意志越发强大、心念越发坚定,性命修为也随之不断长进。
正所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众生境。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智者境。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仙人境。
莫不如是!
后到了游历的第十二年,也即左若童的而立之年,他似乎终于觉着已到了时候,这才回到了三一门中。
彼时恰逢其师寿元尽而驾鹤仙去,他自然便继承了门长之位成为了新一任门长,开始同其师父一般指导师兄弟修行,同时也招收起弟子来。
这之后,又过了两年,直到门内稳定,似冲也能够帮助分担教导门内事务后,左若童才选择了闭关,开始了对“第三重”的冲击。
而一切也正如夏烨所想,由于“身在此山”,左若童并没有察觉到这“逆生三重”的问题,导致在突破第三重时差点因性命与真炁的割裂而身死。
这之后,左若童虽凭借强大修为挺了过来,却也因流失了不少的“先天之炁”以至寿元有损,加之性命之伤难以复原,便只能长期维持“逆生状态”以防止身体崩解。
当然,经过了这一次的失败,他也似乎是有所领悟,认为自己只要一直维持“逆生”就终有一日能彻底逆生,并一直坚持着这条道路而一路到底。
“果然是这样啊,这也是为什么左门长逆生解除后会变得如此苍老的原因,只因他的寿元早在三十多岁时便去了大半,也便自动反应到了身体……”
夏烨当即明晰。
而看到其之后所悟,他也不由得想起了其在漫画里所提到过的“顶球理论”,认为开逆生就像头上顶个球,只要技艺够了,顶得久,顶得稳就不是问题……
甚至还觉得,只要自己一直顶下去,头上这个球就会长成自己的第二颗头,也便到了真正突破的时机。
然而事实证明……
到最后,他还是他,球还是球,从未有丝毫的融合,只因这条道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当局者迷!
而真正的道路他其实已经探索出来了,最终却阴差阳错的放弃,只能说时也命也,着实可惜。
当然,所谓“可惜”还是以左若童最终身死为前提,其此刻并未真正死去,也便有还有醒悟之机……
这之后,夏烨又一路看着他从青年到中年、又逐渐步入向老年,虽因“逆生”而并无容貌上的变化,却也越发沉稳,修为同时也在继续精进,后得“大盈仙人”之名,为天下人所敬。
三十多年后……
“来了啊。”
夏烨终于等到了最后的那一幕,也是他之前曾亲身经历过的一幕,无根生与李慕玄强闯三一门,被左若童给发现。
一切都和他所知道的一样,左若童与无根生展开了一战,此战之中他利用无根生的“神明灵”来强行破坏自己这“逆生第二重”的“后天构建”,再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