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唐诗修正 > 第二十六章 柳宗元 长歌楚天碧

第二十六章 柳宗元 长歌楚天碧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簪组:官员的冠冕,这里指的是做官的经历,官场生涯。

南夷:很多古人认为,少数民族都是野人,不服王化,不学经典,将他们称之为蛮夷,南夷,就是南方的少数民族。

谪:贬谪,被贬,被降职。

农圃:农田菜园。

露草:早晨沾满露水的草。

夜榜:夜晚行船。

响:此处应该为,自……响起。

溪石:溪水中的石头。此处应该解释为,溪水与石头冲击的声音。

释义及评析:

1,长久以来,被官职所束缚。

2,幸好被贬,到了这南方的少数民族的地界。

3,闲暇时,与农田菜园作伴。

4,偶尔像个山林之中的行人。

5,天亮时,开始耕种,拔掉地里带着露水的草。

6,傍晚划船出去游玩,听见溪水冲击石头的声音传出来。

7,来去都碰不到人。

8,长歌一曲,感叹碧空万里。

这首诗如果按格律去看,就可以叫做天女散花了。这首诗本身也只能算作古风。

不论格律只看文字,又晦涩难懂,文字间没有丝毫圆润之感,我以为,还可以精炼一些,直白一些,可以让大众都去学习,去领悟。

之所在步韵改这首诗,主要原因在于用韵,按照今天的普通话读音去读,没有流畅之感,而且,第三联的意境,与第二联的意境,有重叠之嫌疑。

第四句与第六句,一个在山林中游玩,一个在划船在水中游玩。第三句与第五句,一个与农田菜园相伴,一个耕种拔草,不但重复,还非常凌乱。

修改的时候,我会保留它的意境,去掉一些多余的叙述。

举例,与农田菜园作伴,这个就不用去叙述,凡是会种地的人都知道,种地就要耕翻田地,要除草等。你不能说吃饭,还要专门去叙述把碗洗干净了,筷子拿出来,这不是写作文。

修改及评析:

久为冠冕累,

恰贬去南边。

晨做农田客,

闲游山水前。

情长随自性,

恬淡效先贤。

许久不来客,

悠歌向自然。

1,长久以来,被官场生涯所束缚。

2,幸好被贬到这南方少数民族的地带。

3,早晨起来,就化身为农民,与田地为伴。

4,闲暇的时候,游山玩水,陶冶情操。

5,情怀随着本性而自由自在。

6,恬淡无为,效仿前辈先贤。

7,住在这里,许久都没有来客。

8,悠然而歌,向往自然。

这样子写,应该好很多了,没有赘述,给读者稍微流一点空间,写与农田为伴,那么常识性的东西,就不用去多写。

写游山玩水,也不用具体去写游山玩水的所见,读者自然是能理会的。

我写诗的时候,甚至连地名都会省略,读者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可以了。比如南夷,这种词,不但没意义,反而让人对你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做官,就应该公平公正对待天下百姓,哪来的蛮夷?难道民族不同,就不平等对待?

今天有人截图我的宫中号关于许浑早秋的原文来攻击。我觉得有点好笑。大哥,你截图原文指手画脚,那也是攻击唐诗的作者呀?你攻击我之前,不应该先看清楚原文和修改文吗……

这就是我修改唐诗的一部分原意。

很多人道德缺失了。除了写一些淫词滥调,写一些靡靡之音,根本没有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诗。

发扬诗词,就要写家,写国,写文化,写正能量,写思想。道德理念,更应该写出去,发扬出去。

有些想要割韭菜,想要摘果子的人,你要攻击别人,也要有理有据。如果自己根本看不懂,最粗浅的文字都看不懂,你还怎么写诗?

如果你们觉得自己很强大,那就开个发布会,请十万、百万诗人一同上台,咱们论一场。只出一首诗论高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