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唐诗修正 > 第五十章 杜甫 遥怜小儿女

第五十章 杜甫 遥怜小儿女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鄜州:陕西的富县。

闺中:妻子的闺房之中,此处指作者的妻子。

云鬟:鬟,古时候一种圆形的绾头发的装饰品,云鬟,把头发盘起来,像云的形状。

清辉:月亮的皎洁之光。

虚幌:透光的窗帘或者帐幕。

双照:一起赏月,被月光照耀。

释义并评析:

1,今天晚上,家乡鄜州的月亮。

2,只有妻子一个人在欣赏。

3,我在远方想念心疼儿女们。

4,只是,儿女还不懂,母亲为什么会思念长安。

5,晚上有雾,鬟发被雾侵湿了。

6,清冷的月色照耀下,妻子的手臂可能会觉得寒冷。

7,什么时候,能够和妻子一起依偎在窗帘/帐幕前。

8,让月光把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评析:

既然整篇都是愁绪与凄凉,为何用“香雾”两个字?香雾是带着清香的雾气?一个香字,就把意境破坏了。

什么样的雾?能够让鬟发湿了的雾,才是正确的。香不香,没关系,雾气有什么味道,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结局,湿之一字。

月亮的清辉,与寒冷有关系?没有。月光不能让手臂寒冷。

最后两句,没什么问题。但是,容易产生歧义。

作者的意思本来是,什么时候才能相依相偎?不确定,不知道。只能双双让月光照干泪痕。也只有这个解释,才合情合理。

但是,中间缺少了这个【不确定,不知道】。

所以,这一句就有了漏洞。

如果要解释为,什么时候能一起依偎在窗帘/帐幕前,让月亮的光芒,把两人的泪痕照干,那么,既然依偎在一起了,没有相思之苦了,为什么还要流泪?

这就是逻辑性存在错误了。

所以,上面的解释,更合理。

尾句之中,至少要加一句,去解释去过度。

不过,本人以为,尾句可以变动一下。

相思而苦,那么,相聚才是后面的主题。虚幌,泪痕干,意义不大。不如说出渴望。

因为作者一生都不如意,颠沛流离,更应该含蓄表达一下对命运的不满。以及自己对人生的诉求。

改后:

雾夜鄜州月,

家中妻与观。

吾怜妻子女,

妻子忆长安。

忆久云鬟透,

思长脚手寒。

多情天若有,

勿让总孤单。

释义并评析:

1,有雾的夜晚,鄜州的月亮。

2,家里,只有妻子与我隔着时空观赏。

3,我怜惜思念妻子和儿女。

4,妻子和儿女也思念身在长安的我。

5,思念的时间长,看月亮的时间也就更长,妻子的鬟发会被冷雾湿透。

6,思念的时间越长,在院子里的时间越久,寒冷会让妻子的手脚都感到寒冷。

7,假如,天也有多情的心。

8,就不要让我们总是孤单。

雾,换到第一句。因为今夜与夜,相差不大。这首诗的核心就是思念,渴望相聚,而不是今夜明夜昨夜,哪个夜都一样。

儿女能不能理解母亲的心思,不如让儿女一起思念。

第五六句,要用冷夜来衬托两个人的相思,不如写实。

最后两句,说出作者的渴望。也表达一下自己对命运的无力。

天,一个字足够了。

天就代表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