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唐诗修正 > 第五十八章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第五十八章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西汉景弟时期梁孝王的住处。也可以指豪门显贵的住所。

极目:尽力远望。萧条:荒凉惨败。

释义并评析:

1,梁园荒废了,在黄昏的时候,群鸦乱飞。

2,尽力朝着远处看,这里非常荒凉,只有两三户人家了。

3,庭院里面的树,不知道世事变迁,不知道主人已经去了。

4,到了春天的时候,还开出和以前一样充满生机的花朵。

解析:

1,第一句已经有了萧条荒凉的景象,第二句又有了两三家这样的词,没必要赘述强调萧条。

2,意境不明,点而不透,应该更加明了地表达情感和主要意图。让读者一目了然,因此改为律诗。

改后: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方寻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花来又去花如故,

客去犹来客几茬?

谁念繁花飞欲尽?

谁怜客去似飞霞?

释义并评析:

1,黄昏中的梁园,群鸦乱飞,一片萧条。

2,用力远望,才看见寥寥可数的两三家人户。

3,庭院里的树,不知道人事变迁,不知道这里已经荒凉衰败。

4,到了春天,树还会开出和过去一样鲜艳的花朵。

5,继续深入叙述,补充一下原诗的不足之处。将意境写得更加明了。花开了又要凋谢,循环往复,花开花谢的规律,与过去一样没有改变。

6,居住在这里的人,有生老病死,就像过客,来了又去,死了又生,谁知道已经过去了几代?

7,人的离去,和花朵的凋谢,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个空字。谁会去在乎繁花快要全部凋谢?

8,谁会怜惜来往的过客,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存在过又好像并未存在过?

评析:

改过之后,意境就更加明透,由“树不知人去尽”,而引申到人性,人类自己也是无情的,看淡了生死,不论是家人,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于自己而言,不都是过客吗?

有谁会因为离去的人,场面悲悲切切?大概很少。除非是非常感性的人。大多数人,都是理性的,知道人去不再来,不会一直悲伤下去。

人性与没有情感的大树,其实也没多大区别。大树没有思想,没办法去了解环境的改变与世事变迁,人有情也无情,不会长时间悲伤人的离去。

这是在描写天地间的规则,描写人类的情感变化与常态。

文字到了终点,就是写天地大道,写情感变化,写人生的感悟,辩证真与假,黑与白,好与坏,在对立中体现美感。

古人真正的绝佳作品并不多,或许是时代的原因,当时文人们对于文字的研究,还没有到高深的地步。

看现在诗词圈一部分人的诗,就已经超越了前人。

不论逻辑性,语言表达力,文字的精炼程度,语法句法章法,都不比古人差。只不过前人占了天时,后面的人很难再找到新路子而已。

所以,才有了现代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