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洞开,犹如醍醐灌顶,一切混沌愚蒙全被扫光……
“现在,农村家庭的养鸡与防病已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互不关联的孤立局面,从而各自导演出如果鸡患了鸡瘟病,只好当垃圾扔掉的现象,与人们的需求往往相差甚远。”龙飞又把话题转到养鸡上。
龙飞讲到这里,停了停,话锋一转:“我的发小阿达,他在学校读书时,是一个出了名的数学怪人。在他漫游过的数学海洋里,接触过许多不等式。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演化,数理的不等式被他转移到了现实中。有一次,他爸发现家里那只报晓公鸡患了鸡瘟病,叫他看看有什么办法治。”
“有办法治吗?”郑倩倩忍不住问。
龙飞反问道:“你说呢?”
郑倩倩答道:“鸡瘟病,趁早拿出去埋了,以免污染环境。”
“当时,阿达也是这样说的,‘鸡瘟病是个千古难以解决的难题,死了就当垃圾丢出去算了’。而他爸激将法式的回了他一句‘你如果把这个千古难题解决了,你就发达了’。”龙飞说到这里,停了停,又侃侃而谈,“阿达就是从他爸的激将法中受到了启发,以亲身的经历去破解这道1+1不等2的不等式难题,一度使千百年来养鸡都是老人小孩干的家务活,被阿达演绎成为轰动一时发展大规模养鸡业的宏伟场面。”
“好一道1+1不等2的不等式数学怪题!说得好!很有建设性。”不知什么时候,郑德伟回来了。龙飞和郑倩倩由于太投入这道怪题,竟浑然不知。
郑德伟自去年12月从广怀市调到南都市任市高官以来,一直寻求农村如何把单家独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之策,刚才回到家门口,猛然听到龙飞正在说到这一话题。听着,听着,禁不住叫起好来。
郑倩倩连忙站起来作介绍。
郑德伟脸带微笑,凝视着站起来的龙飞:“坐、坐、坐,你们继续温习。我先回书房,待会叔叔还想听听你刚才说的发展大规模养鸡,行吗?”
郑倩倩亲切地说:“爸,我们刚温习完,你问的正是时候呢。”
“哦,好呀!”郑德伟一本正经地说,“那我就开始提问啦!”
“叔叔,我......我对世事了解不多,恐怕回答不了......”龙飞正襟危坐,望着眼前这位管辖全市600多万人的书记,毕恭敬毕地说。
郑德伟见龙飞神色紧张,故意指了指地面,大声叫着:“蛇、蛇,有蛇……”
郑倩倩一听有蛇,吓得不由自主地跳起来,向门外走。
龙飞则问:“叔叔,蛇在哪?待我收拾它。”
郑德伟“哈哈”大笑着,趋步上前,亲切地说,“那有蛇呢!叔叔开玩笑的。在叔叔家,你就把叔叔当成是你的朋友就行啦!”
你可别说,郑德伟这一招果然见效,龙飞立马恢复了常态。
郑德伟提出了困扰多时的“如何把单家独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难题。
龙飞一听,这正是他近来思索的。他看着郑德伟,说道:“郑叔叔,鸡场可以采取场户结合、代购代销的方式与农户进行合作……”
“怎么个合作法?”郑德伟一下子来了兴趣。
龙飞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郑叔叔,在回答您这问题前,请允许我举一个例子,好吗?”
郑德伟高兴地说,“好呀!我最喜欢听有理有据的事例了。”郑德伟专注地看着龙飞,忽然问了一句,“阿飞,你是哪里人?”
“凤山村人。”龙飞回答后,接着又说,“那里山多地广,水源充足,自古以来,凤山村的子民素有养鸡的习惯,味鲜色美的‘凤山三黄鸡’就产自我们那里。乡亲们酷爱养鸡,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鸡的美丽传说呢。”
郑倩倩饶有兴趣地:“哦,还有一个关于鸡的美丽传说?先说来听听?”
“好。”龙飞挠了挠头,说,“相传很久以前,在兴新县天河镇西面与阳春县石望镇交界处有一个岩洞,洞内有一只公鸡,每天拂晓便高声啼叫,啼声嘹亮响彻云霄……”龙飞说完鸡的传说后,肯定地,“虽然说,神话世界里的东西都非常天真和神奇。但它的产生毕竟是有深刻的生活依据的……”
“阿飞,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郑德伟听了后,习惯性地发问。
“关于鸡的美丽传说,正是曲折地反映了这一带的先民有历史悠久的养鸡习惯和传统……”龙飞说出了他的看法。
“对!养鸡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