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了一会儿,心中嘀咕起来:“今天会不会又来一个‘煎饼掷钟’呢?”经过上星期的“分梨”教训,他对分煎饼也心存戒备起来。
王韦一的眼光四下搜索,他透过攒动的人头,望向在操场另一边的梨树下。
龙飞与朱伟雄正在吃着煎饼,手中还拿着一个剩下的煎饼。嘴里的煎饼咀嚼完了,龙飞又将手中的那个煎饼塞到嘴边,大口、大口地吃,吃得太急,似乎是噎着了,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大,使劲地往下咽。
朱伟雄见他这个样子,笑道:“班长,看你吃得如此狼狂,当心被噎死了。”说着,伸手到龙飞的背后,替他轻轻地拍着。
好不容易,龙飞才将噎着的煎饼吞了下来,再慢慢地吃着手中的煎饼。
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正吃得津津有味。
龙飞与朱伟雄吃完了煎饼后,用手拍了拍肚皮,一副吃得饱饱的样子,再把左右两只手掌拍了拍,到那边洗手去了。
王韦一悬吊在心中的大石才放了下来,此时,觉得肚子饿得咕咕作响,便把煎饼送到嘴边,“三下五落二”,很快把三块煎饼都送到肚子里去了。
为稳妥起见,他随手拾起了三颗如鸡蛋大小的石子放进袋里。
这时,工作人员抬出一大桶绿豆粥过来,从桶里冒出热气腾腾的白烟可以推想,这些粥是多么的滚烫。
另两个工作人员又抬出一箩筐的大碗与汤匙。
教研室主任王金龙搬来了一张靠背大竹椅,置于粥桶面前。
龙飞和朱伟雄正在说着话,此时,只见校园西边,一个面目清秀,气质清高,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不沾凡俗尘埃似的五十开外的智者潇潇洒洒地向这边走来。
“啊,是刘校长!”现场的人异口同声。
他走了过来站在大竹椅前,宛如遗世独立,恰似苍松临风,微风
吹拂着他的头发、衣服,飘飘欲仙。
刘文龙捋了捋头发,端坐到靠背大竹椅上。
现场的人都鸦雀无声地望着刘文龙。
刘文龙如炬目光向周围逡巡了一下,见余伟文终于赶来了,便提高了嗓门:“今天,考生们还有一道任务题,每人吃三碗绿豆粥,但有一个要求——”他拖长了声调,刹住了话头。
众考生齐声地:“请校长明示。”
“食完三碗绿豆粥后,各人的面前不得有粥水落地。”刘文龙一字一音地说。
众考生异口同声:“明白。”
听到刘文龙这样说,王韦一心中暗喜:“那个龙飞,年纪比我小,饭量肯定不及自己大,刚才已偷窥到他吃煎饼吃得饱饱的,如今,他那瘦窄的肚子,怎再吃得下三大碗绿豆粥呢?这回的胜者是非己莫属了。”于是,他一个箭步,先行走到刘文龙面前。
其他考生倒也识趣,一中的“学霸”还未有动作,谁敢抢先行动,占那风头呢?
站在刘文龙旁边的余伟文,狠狠地向王韦一登了一眼,转身向刘文龙,恭敬地:“校长,这回轮到谁人先吃?”
刘文龙朗声道:”论资排辈,还是该轮到你的高足王韦一作带头人。”
站在旁边的王韦一,不待余伟文发话,便说:“多谢校长器重,学生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说完后,低头弯腰,从箩筐里拿起一只大碗。
王韦一刚要盛粥,即听到了刘文龙的声音:“王韦一同学,你先看一看那碗底。”
“啊!”王韦一望着碗底,顿时愕然。
原来这碗底下有一手指头般大小的洞,这怎么能装滚烫的绿豆粥来吃?
王韦一急忙把碗放回箩筐,想再换一个完好的。
他左拣右拣着。
这时,坐着的刘文龙启齿了:“
今天所有大碗下面都穿洞的,王韦一,你毋须再花费心机去拣了。须知,在我校学子面前,人人平等。”刘文龙的声音不大,但却饱蕴着庄严,容不得有半点儿的讨价还价。
王韦一只好从箩筐里挑了他认为洞口稍小的大碗来,直起身子。
望着桶里滚烫的绿豆粥,王韦一粗黑的眉毛皱了起来,好似倒悬的两把小刀,似有所悟。
“啊,刘文龙历来讲究一个‘苦’字,难道今天就是要考考我们吃苦用功的程度。对,今天我一定以最大的毅力,强行忍受,吃完这一碗绿豆粥。”
王韦一想到这里,把心一横,用左手掌堵住碗底的洞,对工作人员说:“装绿豆粥吧!”
工作人员拿起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