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眺望,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曲折萦回、满目翠绿的漂流河道,如玉带串珍珠般将沿线的奇峰怪石连成一线;河道两旁,处处灵气、处处生机,珍稀花木环河绕道,仿如一条绿色宝库带;滴绿溢彩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山高林密的空气特别清新。”
“学弟,那天都把我惊吓死了,你还有心情欣赏风景呀?”提起那天龙飞飞越悬崖的事,冼小莉还心有余悸。
“这叫做人在险境不怯嘛!”龙飞潇洒地冲冼小莉笑了一笑,然后,把他的看法说了出来——
山中常年雨量充沛,草木葱翠,百草遍布。高山流水渗透层层泥土,从深进泥土的花草树木根茎流过,再渗透过滤出来,流到峡谷的溪水中,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瀑布,所以,那些溪水带着山中千树万草渗出来的汁液,有种种神奇的药效确实是不足为奇的。
冼小莉听后,点着头:“学弟说得很有道理。”
净慧师太师的脚伤和身痒在龙飞的疗理下已痊愈了,现在听他讲出了这番大道理,伸出了大拇指,称赞道:“我知道三国时期出了一个神医华陀,想不到我眼前也出了一个神医阿飞,还是老尼侄女的校友。”
“师太,您太过誉了。”龙飞谦逊地答着,指着外面,“我早就知道峡谷里的水对治疗皮肤病和其它一些疾病是大有好处的。”
净慧师太师太赞同道:”难怪我们村里的人,自开村以来却很少患这种皮肤病。”
冼小莉钦佩地说:“学弟,你真行啊!”
闲聊中,龙飞随口而问:“大师,你平日念的是《涅磐经》,还是《金刚经》?”
净慧师太惊诧地看着龙飞:“你这年纪……也懂得经文?贫尼日常念诵的是《涅磐经》。”
于是,她跟龙飞谈论起《涅槃经》来。
龙飞侃侃而谈:“《涅槃经》是佛陀圆寂之前所说的最后一部经典,也是佛教最为重要、最深奥的佛经之一。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穷其一生倾心研究《涅槃经》……”
净慧师太师太拿起放在桌上的那本佛经,看向龙飞,道:“这本佛经,有几个字我不认得,正巧今天你们来了,正好向你请教请教。”净慧师太翻开佛经,指着书页上面那几个字,递到龙飞面前。
龙飞刚想接过经书来看,突然,他想起他太爷曾对他说过的话:“在佛门中人面前,千万不要说你认识经书上的字。”
此时,龙飞的脑子里就觉得好像被他太爷对他说的话笼罩着,两耳和头上都充满了这声音。
净慧师太见龙飞欲接经书而不接,忍不住再次指着书页上面那几个字,递到龙飞面前,说:“请指教指教。”
“向我请教经书文字?”此对,龙飞回过神来,言不由衷哈哈地笑了起来。
龙飞笑罢,凑过头来,故作认真地看了一会,摇着头,说道:“说来惭愧,我一个刚小升初的学生,牛头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书页上面那几个字,我一个也不认识。”
龙飞说到这里,又不忍却了冼小莉姑姑的意,故又说,“不过,师太若是把经文前后的字读出来,或许我能解答其中的意思。”
“牛头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净慧师太笑容可掬的脸上,浮起了一丝淡淡的疑云……
净慧师太略摇了摇头:“阿飞,你连字都不识几个,又怎么能理解经文呢?”
“佛法与文字无关!”龙飞语出惊人!
“什么?玄妙的佛法与文字无关?那么,还要这些珍贵的佛经做什么?唐僧去西天取经,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不就是为了带回经书吗?”净慧师太被龙飞的这句话震惊了,连珠炮似的向他发问。
“佛法的精妙之理,并不在文字上。”龙飞此语一出口,如石破天惊。
净慧师太和冼小莉直惊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好像被用了定身法似的站在原地,仿佛失去了知觉;继以像不认识他一样看着他。
而龙飞,却莫名其妙地吸了吸鼻子,一边四处寻觅,一边说道:“这花香……从哪而来?”
净慧师太从惊呆之中缓过神来,用手指着供桌上的花瓶说:“贫尼每天清晨采野花供佛。这花香,就是佛龛前那簇烂漫的山花散发出来的。”
龙飞没有说话,只是侧着耳朵,像在倾听着什么……突然,他不着边沿地问:“谁人在弹琴?”
净慧师太听龙飞如此一问,真个是有点哭笑不得,没口气地解释说:“竹叶庵附近有一道山溪,溪水叮咚,宛若琴声一般。你看,就在那边。”净慧师太的手指向庵堂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