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崔家带着媒人再次登门商定婚期,最后将钟楚黎和崔珏的婚期定在六月初八。如今已是二月底,距离婚期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陈氏既高兴又担心。
崔家是百年世家,崔珏又是嫡长孙,想要当好他的妻子可不轻松。之前钟楚黎和秦昭定亲后她虽然有教过女儿一些管家事宜,但秦家和崔家又不相同,她之前教女儿的,恐怕在崔家不够用。
陈氏想来想去,写信回陈府,请教自己母亲钱氏,问她是否还要再找妈妈重新教导女儿。
钱氏知道外孙女的婚事定下了,心里十分高兴。
“母亲,阿黎婚事落定,母亲终于安心了吧。妹妹写信来说了什么?”卫氏来给钱氏请安,知道陈氏写信回来连忙询问。
钱氏笑着将钟楚黎的婚期告诉卫氏,又将女儿的担忧说了出来。“你妹妹担心阿黎去了崔家应付不来,崔家家族庞大,内里繁杂,确实应该谨慎些。你觉得呢?”
卫氏想到钟楚黎的性子,也觉得小姑子陈氏的担忧不无道理。“阿黎从前性子内秀,京中的宴会去的也少。以后阿黎嫁进崔家,恐怕少不了宴会上的应酬,这方面倒是可以找人教教。还有就是,崔珏生母早逝,如今后宅是继母周氏做主。阿黎性子单纯,后宅的事情也该找人教导一番,至于管家事宜,从前妹妹既然已经教过,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就看阿黎进门后如何做了。我觉得这些倒不必再教了。”
卫氏给出了十分中肯的回答,她的想法和钱氏不谋而合,钱氏听后频频点头。“既然这样,我就写信告诉你妹妹,让她就按照这样来准备。”
陈氏收到母亲钱氏的回信,仔细想想确实如此,立刻让人去找有经验的妈妈跟在钟楚黎身旁,时时教导钟楚黎。
自此以后,凡是京中有人给她下帖子邀请,她一定带着女儿出席。
“姑娘今日表现十分得体,以后遇到不熟悉或者不认识的人上来,姑娘就可以像今天这样,不冷不淡的和人交谈便是。”
说完又将手里的东西递给钟楚黎:“姑娘,这是小报,姑娘不妨抽空看看。这上头记录的事情可以帮姑娘了解京中一些动态。”
“辛苦束妈妈,我会看的。今日束妈妈也累了,早些歇息吧。”
束妈妈就是陈氏找来教导钟楚黎的,听说她从前服侍过郡主,后来她服侍的那位郡主远嫁,她没跟着去。
这次陈氏能把她找来,也是因为她家里遭了变故,她丈夫在外养了个女人被她发现,她气不过跟丈夫动了手。结果不小心将丈夫的头打破,她也因此被丈夫休弃。
“束妈妈也真是可怜,丈夫养了外室,自己出口气而已,结果就被休弃了。她那丈夫也真是无情,竟然将束妈妈和他们的女儿一起赶出府。”
“别说了,你有空去看看束妈妈的女儿好些了没,不行再从库房拿些补品过去。”
束妈妈的女儿感染风寒,束妈妈没有银子请大夫,不然也不会被陈氏请来教导钟楚黎。钟楚黎也同情束妈妈的遭遇,自古女子就十分不易。
“姑娘,以后束妈妈要跟着我们一起去崔府吗?”白寇好奇的问道。
“你个呆子!束妈妈是夫人请回来教导姑娘的,又不是买回来的。以后怎么可能跟我们去崔府。”紫苏没好气的说道。
说到这个,钟楚黎看着自己的两个婢女。“紫苏,你比我大一岁是吗?”
“是啊姑娘,怎么了?”紫苏不解。
钟楚黎想了想:“那你要跟我去崔府吗?如果不想的话,我去跟娘亲说,让她给你留意着。若是有合适的,或者你自己有中意的就跟我和娘亲说,到时候我一定让娘亲做主。”
紫苏听钟楚黎这样说,立马跪了下去。“姑娘, 奴婢想跟着姑娘去崔府,奴婢不想嫁人!”
紫苏说完就已经哭出来了,钟楚黎不明白紫苏这是怎么了,还没等她仔细思考,白寇也扑通一下跪在她面前。
“姑娘,奴婢一辈子跟着您,您去哪奴婢就去哪,奴婢也不想嫁人。”
白寇比钟楚黎小两岁,如今也才十五岁罢了。就算是紫苏也不过十八岁的年纪,按照钟楚黎接受过的现代教育,白寇还是未成年,紫苏也刚成年而已,她自然是不想她们两个现在就嫁人的。
可她现在身在古代,古代女子十五六就要嫁人,若是等到十八岁还没嫁人,就是老姑娘了。生在当下,她也不得不替两个丫鬟考虑,害怕自己耽误她们俩。
可没想到两人竟是这样的反应,钟楚黎无奈叹气。“你们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