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京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太子府中的江侧妃今日成功诞下一子,为太子家族带来无限喜悦。
为此,太子府特向百姓们慷慨散财,表示庆贺与感谢。
这场喜庆之事不仅令太子府上下欢天喜地,也让京城的百姓们共同分享到了这份喜悦。
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欢乐气氛,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令人意想不到之事发生了!
江宁之母竟领着数名婆子自阜外归来,并悄无声息地通过太子府邸后门进入江宁房间之中。
随后,她向太子与江宁禀报:那位妇人竟然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而我方派出去之人亦杳无踪迹,极有可能已遭灭口。
究竟是何人洞悉了我们所谋之事?
面对如此棘手局面,当务之急究竟应如何应对?
“一群废物!连个人都守不住!如今京城之内已是人尽皆知,我太子府即将迎来长子降生一事,就连陛下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可而今你们却告知于我,精心筹备的孩子失踪无踪!事已至此,终是难以掩盖真相,必须得好好谋划一番应对之策才行啊!”太子怒不可遏地吼道。
此刻已经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了,如今是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日漫后让所有人闭嘴,但是想了几个时辰,太子和江宁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太子派出去的人也都陆续回来了,都没有找到适合的产妇和男,如今这个问题实在是藏不住了。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江宁那边的生产竟然已经持续了四五个时辰之久!然而,现场却异常安静,甚至连一丝一毫的呼救声或其他声响都未曾传出。
吕侧妃和其他人仍然焦虑地守在门口,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下麻烦大了,这事儿恐怕再也无法隐瞒下去了……”
此时此刻,他心急如焚、满头大汗,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一想到可能面临的后果,他便感到恐惧万分。
毕竟,若是此事传扬出去,不仅自己难逃罪责,恐怕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他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活过今天,只要能够安然无恙地踏出太子府大门,就立刻辞去官职,带着全家人远走高飞。
唯有如此,或许才能保住一线生机;否则,真不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悲惨的下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太子深知此事已无法继续隐瞒,但由于他当时身在屋外等待,而吕侧妃等人则身处院中,江宁则在内屋分娩。
时光荏苒,数个时辰已然消逝,太子心急如焚。
如今,他别无选择,唯有将这一切罪责尽数推诿至江宁身上。
于是,他迈步走进内屋,对江宁低语道:“接下来所发生之事,皆需由你一人面对。我将会向外宣称对此毫不知情。
届时,无论你是否主动认罪,亦或他人将真相道出,你必须承担起所有责任。
然而,请放心,无人能够伤你分毫,我定当竭尽全力保全你性命。
待时机成熟,自会还你清白。”
听闻此言,江宁惊恐万分,她的母亲更是惶恐不安。
她们深知,如果此刻不让江宁独自承担所有罪责,那么便是谋害皇族后裔之大罪,必将惨遭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之祸。
一番权衡利弊后,江宁与母亲均认为目前最为稳妥之计,乃是让江宁暂且顶下所有罪名,而后再寻机逐步解决困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江宁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何不让自己身旁忠心耿耿的贴身婢女站出来,将所有真相一五一十地全盘托出呢?
如此一来,既能稳固自身地位,又不会引人怀疑。
况且,还可借此博得太子殿下的青睐与赏识,只消称自己乃迫不得已之举,那婢女侥幸活命之后,日后的生活自当更舒坦些,亦无人胆敢再来欺凌主仆二人。
于是乎,江宁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决定让自家婢女挺身而出,道出实情。
恰在此刻,屋外传来王小姐与吕侧妃异口同声的问询声:“未知江侧妃现下状况如何?是否已顺利产下太子长子?”
太子殿下亦非愚钝之人,心知肚明此事再也拖延不得,遂传旨命李策飞及王姑娘一同入内觐见。
二人一进来看到的场景就是江宁宁母女,还有一些婢女都在下面跪着太子,一个人在这坐着,勃然大怒。
就在这时,二人刚要行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