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邦城。
八千缅国精锐尽数出动之后,此镇便只余下了两千老弱病残,这些人负责后勤尚可,若是想要上战场与敌人厮杀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听闻大军出征是去偷袭明军,又知晓明军内部正在内讧,守城的缅国兵丁们不以为然,那些在城池上巡逻的士卒们更是打起了瞌睡。
突然,打瞌睡的缅国守城士卒被一阵马蹄声惊醒,站在城头上往远处眺望,就发现是自家队伍回来了。此时天色已微微亮起,回归木邦城的队伍虽然没打上火把,却也能隐约瞧出他们身上的衣服。
正因如此,守城的缅国士卒才认为这是己方队伍。
“快,哥丹威将军回来了,打开城门。”
守城小将将消息通知到下方,城下看守城门的缅国士卒立即将城门洞开。朝着木邦而来的大批队伍继续前进,排在最前方的是李定国为首的骑兵队伍,缅人自然也是有骑兵的,比如将领哥丹威带领的亲卫就是缅军的骑兵营。
此时的李定国,在发现木邦城的城门大开之后,心中暗自喜悦,表面上却仍旧是不动声色。
直至马队来到木邦城下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李定国才突然大喝一声,“弟兄们,跟本王一起杀进去!”
“杀!”
四千明军精锐将士振臂呼喊,随同李定国的骑兵队伍一同朝木邦城冲杀进去。骑兵队伍虽然不多,却起到了开路的作用,当他们一路冲到木邦城下的时候,即便城头上的缅国守军士卒已经发觉不对,却也无法及时命人将城门关闭。
城下的缅国士卒正打算欢迎哥丹威将军回归,便发现骑兵队伍冲着城内冲杀过来,开始缅国士卒们还有犹豫,直到明军队伍来到近前,缅国士卒们才惊恐地发现这些人根本不是自家队伍。
未等亡命奔逃,城下的守军士卒便被李定国的亲卫骑兵队给轻易收割。这支亲卫队伍可是跟随他一路从蜀地到湖广,再到云南来的队伍,即便放到清军之中都绝对是一等一的骑兵精锐。
更何况是跟这些战力一般的缅国兵丁相比。
入城过程极为顺利,若不是李定国早已经知晓缅国兵丁懒散战力孱弱,恐怕还会误以为这一切都是陷阱。
待到辰时一刻,天色已然大亮。木邦城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血腥之气,花费了极短时间,李定国部便清除了木邦城中的两千老弱病残,拿下木邦城之后,李定国命令将士们迅速归整。
“不要换掉缅兵们的衣服!”
“将城中粮草辎重全部带走,吾等继续朝下一处地点进发。”
兵贵神速,此番李定国带领四千精锐进入缅国境内,为的就是在极短时间内打到缅国、国。都阿瓦城下,这样一来,就能有机会让缅王莽达迅速交出永历帝。
李定国不愧是明廷最后的名将,只不过四千精锐,一路从木邦出发,在两日内连下三座城池,因为穿着缅国兵丁们的服饰用来伪装自己,缅人驻守的军镇始终没有发现异样。
直到李定国率领四千精锐来到阿瓦城对面的江岸上,王宫之中的缅王莽达才终于从前线那里得到战报。
“什么?”
“明军又来了?”
“这一次是李定国?他们还穿着缅国的衣物?”
王宫之中正在休憩的缅王莽达听闻卫队士卒来报,顿时被这个消息吓得从床上翻身爬起。
早在永历小朝廷刚进入缅国的时候,缅国方面就与明军交手过。
那时候,大西军又一大将白文选亲自领兵进入缅国,彼此还有几万大军的白文选部并未一上来就大动兵戈,而是派遣使者前来缅方解释,表示自己带领大军只是接永历帝回去的。
当时缅人官员有些过于高估自己,认为南明皇帝都混到来缅国避难了,所谓的大军也只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结果直接杀掉了白文选派去的使者。
白文选部考虑再三,害怕激起与缅人之间的矛盾而使永历帝陷入危险,于是再度派去了十名骑兵士卒将缅国方面解释,结果,缅国官员再度将十名骑兵士卒杀害。
不仅如此,缅国方面还派遣两百骑前来抢夺白文选军中的马匹与财物。
此举可算是彻底惹怒了白文选,他直接率领大军进入缅国,只派了前锋一百骑就将缅国兵马杀得人仰马翻,而后一路平推来到阿瓦城下,若不是永历帝懦弱且不知实情发出敕令让白文选退兵,恐怕以明军的实力拿下阿瓦城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这一次,李定国率部前来,一路攻城略地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