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已至,空气中略微有些湿润,一片片雾霭笼罩在丛林之中。自从缅王莽达被挟持之后,缅国大军始终未敢放松警惕,一直都保持着距离跟在明军身后。
领兵的缅国将领道托正欲带兵继续跟随明军,不料前方士卒来报明军失去了踪影,消失在了大雾之中。
“追。”
缅国将领道托下令追击。
结果缅国士卒们才追了不远,便在明军营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此人不是缅王莽达还能是谁?只见他被绳索束缚住双手双脚,如同粽子一般被捆了个结实,就连嘴巴也用布包堵塞起来。
缅国将领道托立即上去为缅王莽达解开绳索。
“大王受惊了!末将救驾来迟,请大王降罪!”
缅王莽达没有理会道托的话,而是招手命士卒们追击明军,“快,明军昨夜走的,现在追还来得及!”
“他们如此侮辱本王,若是不将他们抓来抽筋剥皮的话,实在是难消本王的心头之恨......”
此时的缅王莽达,一改此前面对朱慈煊等人时的温和模样,将自己的本面面目展现得淋漓尽致。
道托的家族本就是缅国将门世家,一直忠于缅王家族,此时接了王命,也自然只能带兵前去追击。缅王莽达确实咽不下这口恶气,在只有三万精锐大军前来护卫他的情况下,一口气派出去了两万五千人的军队,试图以兵力优势给明军造成严重打击。
“传令下去,抓住明太子者官升四级,若是只有尸首的话,也可连升三级。”
缅国两万五千精锐大军由此出击,在大雾之中朝着木邦城外的边境上摸了过去。或许是缅王的承诺太令士卒们心动,被派去的缅国将士们极为亢奋,甚至都没有考虑太多,一路带兵直接朝边境上扑去。
云仓山。
此地位于木邦城与景线的边境上,一山分作两地,将大明与缅国分隔成了两半。不过,说是山峰,实际上海拔也并不算高,其中高地多在木邦一带,因而盘踞木邦城的话全然有居高临下之感。
从木邦城进入景线的话,在边境一带有一片茂密丛林,一旦由此地穿过的话,便可迅速追赶上明军队伍。
“将军,前方没有明军身影,不过我们发现了大片脚印,必然是明军留下来的,他们确实朝景线一带的方向撤离了......”
缅国的领兵将领道托听闻前方斥候来报,也并不疑惑有什么问题。作为缅国的军方世家,他的家族还算颇受重用,只不过,连着几代人已经没有立下太大的军功,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即便是想爬上去也很是艰难。
此前的木邦城守将哥丹威不过是缅王的侄子,就被派到如此关键的地方来历练,若不是中途出了问题,一旦哥丹威回到阿瓦城的话,便会立即成为军方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道托自认不输哥丹威,此番带领两万大军前来追击,为的就是能够帮助缅王莽达一解心头之恨。
此前他并未跟明军直接交手过,可他在阿瓦城里见过那些明廷的文武官员,在他看来那些明廷的高级武官们也不过如此,若是拉出来与他对阵的话,绝不会在他手上走过三个回合的。
因而,得知明军不过只剩下四千残兵的时候,道托的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一旦能够击溃这四千残兵,再将明太子朱慈煊抓回来的话,自己绝对可以凭借军功成为缅国军中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这样想着,缅国的两万大军已呈密集阵型进入了密林之中,之所以没有太大防备,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军不过四千残兵,打到阿瓦城下已属强弩之末,此番逃离缅国更是穷途末路,如何还能抵御他们的进攻?
难不成还能以一敌六吗?
茂密的丛林之中雾气很大,大到稍远一点的距离士卒们便无法看清,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追击,缅国兵丁们匆忙赶路,仿佛明军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猎物一般,却丝毫没注意到脚下的层层落叶之上,有一些细不可见的丝线绑在一起,挡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
一名缅国士卒手持缅刀往前冲,路过一片泥泞地的时候,害怕弄脏自己的草鞋,便往前跨了一步,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小小的一步,开启了缅国兵卒们的噩梦。
嘣。
一道巨响出现在丛林中。
位于后方的领兵将领道托身体猛地一颤,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了一跳,以为是明军来袭,正打算派人去探查一下,结果,剧烈的爆炸声再度响起,一阵又一阵,彻底扰乱了缅国大军的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