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 第16章 去留

第16章 去留

朱慈煊的话一出口,在场的文武官员们颇有些诧异。谁都清楚,如今的蜀地已然被清军所占据,就连北上蜀地的贵州也落入清军囊中。北上拿下蜀地割据倒是听起来不错,可如何击败清军呢?

若是永历小朝廷能击败清军的话,也不至于一路流落到云南与缅国的边境上来。

兵马疲乏,缺少物资,这便是永历小朝廷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去考虑是否能够击败清军。

因而,朱慈煊的话很快引起了文武官员们的强烈反应。以内阁首辅马吉翔为首的官员们,纷纷站出来表示质疑。

“殿下,蜀地固然不错,可吾等打不过清军,缺粮缺钱也缺人,这种时候妄谈割据是否有些可笑?”

“若以殿下的说话,老臣倒是认为干脆吾等去南京罢了!南京比起蜀地岂不是更好?就是不知道清军愿不愿意给吾等这个机会!哈哈哈!”

“殿下有复国之志固然不错,可一切需从实际出发,不是想当然就可以的。”

一群文武官员嘲讽起了太子朱慈煊,尽管太子朱慈煊是名义上的帝国储君,可是,如今的永历小朝廷早已今非昔比,这储君的面子还不足以震慑群臣。

朱慈煊也没想到会出现这一幕,本以为群臣们不答应也就罢了,偏偏没料到这些人不仅没有如何思考复兴大明,反而在遇到问题时只会嘲讽解决问题的人。

可问起他们自己,却是一问三不知,要不就选择当缩头乌龟不断逃跑,至少还能跟着朝廷一起享受些许富贵。

“皇上,臣认为太子说得不错。尽管蜀地而今在清军手中,吾等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要吾等坚持,或许可以图谋一下蜀地。”

就在众臣嘲笑朱慈煊之际,黔国公沐天波站了出来。看似简单的一段话,却已表明他站在了朱慈煊的那边。

永历帝朱由榔依然无法轻易做下决断。

“来人,将晋王请过来。晋王为我朝领兵大将,此等大事朕想听一听他的想法。”

“诺。”

太监李国泰领命出了营帐,很快将李定国叫了进来。

身着铠甲的李定国入营之后,先给永历帝朱由榔行了大礼,而后再问起永历帝朱由榔,“不知陛下叫臣过来所谓何事?”

永历帝朱由榔将群臣们的讨论告知李定国。

实际上,即便晋王李定国还未开口,群臣们都已猜到他的态度。早在永历小朝廷决定进入缅甸之前,李定国就是朝廷里最铁的“鹰派”,如果问起他的话,基本上不用多想,他必定希望朝廷留在大明。

朱由榔如何不知李定国的态度,只不过,而今小朝廷全依赖于李定国的大军,这等重大的事情不请他过来表态的话,不论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恐怕都会惹到李定国。

“晋王,你领兵甚久,依你来看的话,吾等应该如何?”

朱由榔问。

群臣与皇帝都以为李定国依然会恳求朝廷留下,可是,这一次李定国的回答着实有些出乎众人意料。

“而今清军势头正盛,陛下若是想暂避锋芒的话,臣以为进入宣罗避难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臣恳请陛下将太子殿下留在境内监国,此举能便于凝结民心,提升军中士气。待到来日吾等击退清军之后,再将陛下从宣罗迎回也不迟。”

李定国拱手道。

“嗯?”

“让太子留下监国?”

群臣们十分诧异,不管是内阁首辅马吉翔一派,还是支持黔国公沐天波的一派。永历帝朱由榔更是如此,他以为李定国经历了缅国之事,肯定是不希望他再离开的,却没想到,这一次李定国妥协了!

唯一的要求只是让太子留下。

此举倒是并没有让朱由榔多想,先前小朝廷去往缅甸的时候,李定国也上书请求让太子留下的,只不过那一次因为王皇后的阻拦没有成功。

在朱由榔看来,自己去宣罗躲避危险,让太子在大明跟随李定国一起反击清军也不错。

从北方一路漂泊至此,永历帝朱由榔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雄心壮志,而今的他,只不过希望过上一些安生日子,哪怕是当初孙可望将他拘禁在贵州的那种日子,在永历帝朱由榔看来也是不错的。

至少不用四处漂泊,不用整日提心吊胆。

“皇儿,此事你怎么看?你愿意留下与晋王一同抗击清军吗?”

众臣见朱由榔如此一问,便已知晓永历帝多半赞同李定国的想法。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