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罗。
木瓦城全军覆没的消息最终还是传了出来,尽管宣罗守军无一逃出,可木瓦城附近还有一些百姓,这些人见到了此战的惨烈,因而悄然从小路出逃,直奔宣罗在后方的城镇清威而去。
清威乃宣罗北面的第二道防线,相较于过于靠前的木瓦城,此地可谓是真正的宣罗重镇。
此地不仅有两万大军常年驻守,更修筑了极其庞大的防御工事。若缅人是从此地借道的话,那么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机会攻破此地。
缅军与宣罗军苦战数十年,双方大大小小的战役可不算少,但缅人却从未攻破过清威此城。
缅军主动出击的消息传至宣罗王城,宣罗朝廷立即就此事召回宫廷会议。此前他们与缅人苦战数场,有胜有负,却也伤了元气。
战略上早已经呈现出守势。这也是他们支援明廷的原因之一,联合明廷出击缅国无疑是一个极为明智的举动。
只不过,本以为缅人就此平静下来,短时间内不会再发动进攻,却没想到这才多久时间,缅人就大举入境,此举实在令宣罗王庭感到震惊。
同一时间,距离清威城不远的一处小村落,朱由榔所在的永历小朝廷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如今住在宣罗的永历小朝廷可谓是安逸无比,不仅被宣罗王庭奉为座上宾,更是有宣罗王子亲自来拜见永历。
从礼数来讲,宣罗人对永历小朝廷确实够了!
从物资上的资助来讲,宣罗人对永历小朝廷的供养也确实不错,比起昔日在云南的那些日子,如今的永历帝等人可谓是锦衣玉食。
除了没有实权之外,物质生活绝对是远超出永光小朝廷的。
也正因如此,这些闲下来的永历朝老臣子们,渐渐对于皇帝禅让一事有些不太情愿,尤其是朱慈煊被李定国扶持上位这件事情。
就连跟随永历帝进入宣罗的沐天波都受到群臣上书攻击,认为他此前的举动乃奸臣之举,望永历帝罢黜他的爵位将他贬为庶人。
朱由榔出于黔国公府在西南一带的声威,并没有将沐天波罢黜,可确实冷落了沐天波,基本上有任何要事都不再与他商议。
埋怨归埋怨,李定国手中有兵,就连护卫永历小朝廷的五百禁军士卒都是从李定国那里来的。
即便永历小朝廷有诸多不愉快的言论,却也对朱慈煊的永光小朝廷无计可施!
“数万缅人进攻宣罗?这怎么可能?”
朱由榔的书房之中,马吉翔正在给他汇报此事。得知消息的朱由榔脸色微变,起身徘徊了好一阵,才问出一句,“马爱卿,若是缅人真的打来该怎么办?”
马吉翔冲朱由榔拱了拱手,“若真是如此,必然要借道澜沧国去往景线求援。宣罗虽然兵马众多,可臣以为,只有李定国他们才能保护陛下。”
朱由榔显然有些疑虑。
“李定国而今是皇儿的臣子,他们会来吗?”
“当然会来。”
马吉翔道,“李定国可是陛下敕封的晋王,他若是不来救驾的话,岂不是大逆不道?”
朱由榔点点头。
马吉翔略作思索,将门口驻守的士卒赶了出去,而后才压低声音在朱由榔身边说道,“皇爷,其实臣还得到了一个消息。”
“听清威城的将领说,缅兵此举攻破木瓦城并不是为了进入宣罗,而是趁机借道从景线南面攻击李定国他们......”
见朱由榔一脸惊骇,未等他开口,马吉翔又补充道,“臣有心腹在皇上那里效力,平日里亦有书信往来,因此,臣也对景线的情况有所了解。”
“皇爷,听说皇上总喜欢领兵出征,行为举止与武将无异。李定国他们不过五千六人,此番若是不小心出了什么事情,以老臣愚见,恐怕这大明的担子还是要落到皇爷您的头上......”
朱由榔听马吉翔说完,面色上尽是复杂,沉默许久,才轻叹一声,“唉!马爱卿,朕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不过你不用说了,皇儿在前方浴血奋战,朕这个做父亲的即便帮助不了他,也绝不可以拖他的后腿!”
“皇爷,万一皇上他......”
马吉翔还试图蛊惑一下朱由榔,却被朱由榔再度拒绝,“行了。你不必多说了,朕叫你来不是与你讨论此事的。”
见永历帝一脸不悦,马吉翔才终于停下来。
自从卸下官职之后,他的权威可谓是日渐萎靡,此前那些禁军将士们见了他都是一脸畏惧的,而今见了他却不怎么搭理他,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