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开局穿越成永历太子 > 第80章 等待救援

第80章 等待救援

言部的人马并不算少,拢共两万多人,可这其中有一万都是老弱妇孺,是将士们的家眷。

“该死的安南人,竟然趁吾等离开之时偷袭吾等家眷。幸好吾等早有防备,否则的话,此番必定是损失惨重......”

宁武县的一处山谷之中,张煌言部一万余将士正据守险要防御安南大军。事出突然,为了掩护更多的家眷撤离,张煌言不惜领兵亲自断后。

幸好,安南地势多山,他们寻了一处山谷地带,扼守住两侧的要道,在击退了几波安南大军的进攻后,总算是暂时稳住局面。

“玄著,你放心吧!方才被围堵之前,我已经命人将此事快马禀告朝廷!一旦朝廷接到消息,皇上定会派人前来营救的。”

“届时,不论是晋王还是巩昌王带兵前来,必定能与吾等一同击溃安南人的。”

丁继善道。

一听李定国会领兵前来,张煌言的担忧顿时少了几分。尽管他与李定国没有一面之缘,可当初他在江浙之地抵抗清军的时候,可是听说过李定国“两厥名王”之事。

连清军都尚且不是李定国的对手,只要他肯带兵前来救援,张煌言相信两万军民定然可以平安脱身。

张煌言虽有些许军事才能,可他在战略上较为厉害,个人武力与骑射箭术也还不错,只不过真正到了战术层面,作为文官的他战绩并不突出,指挥千人的队伍尚且可以,一旦到了万人的规模,战术层面的指挥能力可谓是大大降低。

正是因为如此,在安南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张煌言没有贸然发起进攻。一则对方人数太多,对于地势的熟悉程度也不是他能比的;二则己方有约莫一万的将士家眷们,在家眷们受到偷袭的情况下,军心暂时还没稳定下来,贸然出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正因为了解自己的能力,张煌言才以静制动,先领着将士们占据险要位置,而后再与安南大军对峙。

山谷下方,安南大军的营地已经驻扎起来,此番他们有备而来,光偷袭张煌言部的兵马就有三万多人,后续若是继续投入兵力的话,恐怕能将这支队伍彻底围堵起来。

张煌言领着手下将领们转悠了一圈,将安南人部署全部瞧在眼里,与将领们讨论了一番,认为想要突破敌军阵地实在是不容易。

尤其是通往景线的西北面,安南人直接来了两万大军挡住去路,若是强行突破的话,一旦无法冲出包围圈,很容易造成队伍被冲散的。

这一万家眷就是大军的死穴。

若将士们总是顾及后方的家眷,那么前面的战事定然容易遭遇溃败。如此一来,安南人只要不断追击家眷们,便能使得明军军心大乱。

这也是张煌言不敢强行带兵突破的主要原因。

否则的话,若只是一万大军,张煌言绝不会有任何犹豫,直接领着这些人与安南人死战。以他对安南人的了解,安南人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早在成祖时期,安南人就一度被大明暴揍过,更是纳入大明的统治多达二十年。

若不是后来明宣宗朱瞻基考虑到朝廷在安南的赋税太少,可维持的军费几乎是一百多倍,害怕大明陷入两线作战,这才干脆放弃了安南。

实际上,安南这名字的由来,都来自于大唐时的安南都护府。

事情过得很快,张煌言部已被安南军围困了一天一夜。大战时因来不及顾及,导致粮草辎重尽数丢失,这使得物资本就不多的张煌言部彻底没了补给,加之外围的安南大军人数愈发多了起来,导致一时间军心涣散。

张煌言在军中不断视察,自然也发现了这些情况,忧心忡忡的他一时间想不到任何办法,只能期待安南人露出什么破绽,或者,朝廷会派遣李定国前来救援。

焦虑的张煌言可谓是整日叹气,倒是他身旁的丁继善看起来并不着急,虽然没有吃的,却是亲自到营地中安抚那些百姓们,且亲口告诉他们朝廷一定会兵来救援的。

“朝廷真会派兵来吗?”

张煌言不仅有些担忧。

永历朝的那些事情他可是记得清楚,朝中政务混乱不说,马吉翔等人更是卖官鬻爵,使得永历朝廷可谓是乌烟瘴气。而今虽然换了新帝登基,可是在张煌言看来,年轻皇帝不过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又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这等派兵救援的事情,以张煌言的判断来看,朝廷每遇这等大事都是十分磨蹭的,恐怕,没有十天半个月大军是根本不可能到的。

这才一天一夜的功夫,怎么可能等到援军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