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定国的,孤就怎么再做一次!定然不给明廷死灰复燃的机会!”
吴三桂暗暗下定决心,对于被击溃之事每当想起可谓是咬牙切齿。
“圣旨到!”
傍晚时分,一队清廷的兵马进入南宁城,未进府衙,只一路赶到了吴三桂居住的宅院中。
“朝廷有旨,吴三桂何在?”
传召的太监站在庭院中大声呵斥一句。
换在以前,他必定是不敢这样的。可如今大为不同,吴三桂要倒霉了,他打了败仗,手下兵马更是不过千人,比起之前那个手握重兵的西南土皇帝身份,而今的他对于清廷已经难以造成什么威胁。
吴三桂当然也听到了外面的呵斥声,尽管心有不爽,却也清楚如今他的处境,不敢有任何违背,规规矩矩来到庭院之中,而后跪倒在手持圣旨的太监面前。
太监冷哼一声,将圣旨取出,摊开就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吴三桂昆明一战惨败,实乃我大清之耻。朕念及尔往日功劳,免去死罪。但活罪难饶,现免去尔平西王爵位,贬为辽国公......”
诏书念完,吴三桂仿佛被抽去灵魂一般,呆呆地跪在原地。眼睛盯在地上,却没了一丝精气神,如同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他奋斗大半生,甚至不惜出卖明廷引得天下人咒骂才博到手的王爵,就因为这样的一场败绩,被清廷给一下子削去了!
似乎,他所拥有的一切,只在一夜之间变成空白!
国公爵位尽管也十分显赫,可此时放在吴三桂眼中,这个爵位却成了一种讽刺与挖苦!
“吴三桂,接旨吧!”
太监念完,打算将圣旨递到吴三桂手中,见吴三桂一脸恍惚,不由得暗中轻笑一声。
吴三桂没有看到太监的笑容,他只是失了魂魄一般高举双手,“臣接旨!”
太监轻易拿起的圣旨,落入吴三桂手中却有千斤之重。他盯着看了好几眼,才缓缓叹息一声。
“该来的还是来了!”
吴三桂心道。
“辽国公,先别着急,还有第二道圣旨!”
“还有第二道?”
吴三桂有些诧异,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突然担忧起来。不过这一次,传旨太监倒是给了他一些笑脸,“辽国公不用紧张,这道旨意是太皇太后让奴才传给您的懿旨,由奴才口述给您!”
“公公请讲。”
听闻是太皇太后的懿旨,吴三桂一下子谨慎起来,模样也变得顺从不少,双膝跪地俯首听令。
“太皇太后说:吴三桂,你是大清的忠臣,多年来为大清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你打了败仗,朝中有许多人都在上书参你,不少跟你有恩怨的人恨不得朝廷将你扒皮抽筋,是哀家替你拦下他们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昆明一战,败则败了,为今之计,是如何剿灭明廷。哀家知晓你兵力不多,派了洪承畴来帮你。”
“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精忠麾下兵马不少,他们若是参战的话,也可祝你迅速平叛。”
“此事关乎你的前途,望你可以跟他们通力合作,一举剿灭西南的明廷势力......”
懿旨传完了。
吴三桂也跪地行了一个大礼,“臣叩谢太皇太后圣恩!感谢太皇太后对于臣的恩遇和看重!”
“辽国公,你的话本公已经听到了,会为你转述给太皇太后的。”
太监故意压低嗓子说着,眼神不住打量着吴三桂,似乎是若有所思。吴三桂只愣了一下,当即反应过来,命人从内帑中取出几锭银子,而后一副热切模样塞到了太监袖子里。
“公公远道而来实在辛苦!”
“这是我的一点微薄之力,还请公公笑纳!”
“烦请公公回到京师替我在太皇太后面前美言几句,待到三桂剿灭了明廷,再用这份战绩为太皇太后贺寿......”
“好说好说!”
送走了满脸欢喜的太监,吴三桂命人关上庭院的门。待到四下无人,他的脸色才猛地沉了下来。
相较于此前的温顺可怜,此时的他一副阴险毒辣的模样。
“该死的清狗,这些年来,要不是孤为你们南征北战打下大片江山,就凭八旗的那些酒囊饭袋,你们能坐稳这个皇位吗?”
“现在不过是打了败仗,便要夺去孤的爵位!还要人能够尚可喜与耿精忠这两个狗贼来抢夺孤的功劳,实在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