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此言……有理!”
范仲淹岂不知,宋国给的初始条件太过分?
他面色惨淡,道:“到底我大宋付出何等代价,卫国才肯出兵救宋?王上尽管讲来!只要我大宋能做到的,外臣绝不推辞。”
“范仲淹,你能做主?”
“外臣为宋王钦使,当然能代表吾王。”
言毕,范仲淹深吸一口气,等待卫离最后的条件。
果然,我大宋要割让更多的州府么……果然,吾范仲淹要身败名裂么……也罢,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呢,何况是两国?人家卫王要考虑卫国的利益,难道是错的?事到如今,一切罪过,只能由范某人承担!
狄青当然也心情极其紧张,暗暗寻思:真不知那卫王的胃口有多大?十个以下的州府还好说。但若是再要二三十个……紧邻着黄河的州府,乃是我大宋精华所在。这回我大宋,可算是去了少半天命!吾狄青的性命……也不好说。
没错,狄青在担忧自己的性命。
宋人不杀士大夫,范仲淹无论如何受攻讦,人身安全是没问题的。但狄青一个武人,脑袋可就不怎么安稳了!
然而,事实上,卫离的回答,大大出乎了范仲淹和狄青的预料之外。
“本王的条件就是……狄青!”
“外臣在。”
“只要你狄青能归顺本王,本王就出兵救宋。”
“什么?卫王,您说什么?”狄青觉得,自己的耳朵十成十是幻听了。
卫离却重复,道:“你没听错。狄将军,你在本王心目中,胜过千军万马,胜过数十军州,近千万军民百姓。如今,宋王赵佶遣你来此,向我卫国求援。本王不要宋国更多的土地人口,只要狄将军你这个人……狄青狄汉臣!本王这么说,够清楚了吗?”
“够清楚了。”
噗通!
狄青再次跪倒在地,大礼参拜,道:“狄青参见王上!愿为王上效死!”
没错,狄青痛痛快快地归顺卫国。
不仅仅是因为,此事是卫国出兵救宋的条件,狄青除了答应下来,没有别的可能。更关键的是,卫离此举,实在是太给狄青面子了!
“狄将军,你在本王心目中,胜过千军万马,胜过数十军州,胜过近千万军民百姓。如今,宋王赵佶遣你来此,向我卫国求援。本王不要宋国更多的土地人口,只要狄将军你这个人!”
今日之事,必将流传千古。
狄青的名号,也必将随着这个故事,流传千古。
狄青,一个价值数十州府的男人!
狄青,价值连城!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这是何等高的荣誉?这是何等高的诚意?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狄青再不归顺,那还是个人吗?
说句不好听的,狄青但凡稍微犹豫一下,那就是标标准准的不识抬举!
“恭喜狄将军,贺喜狄将军了!”范仲淹现在,心中五味杂陈。
他当然高兴,只付出一个狄青的代价,就让卫离同意出兵救援大宋、
但问题是,为什么是狄青,而不是自己?
虽然,自己对大宋忠心耿耿,从未想过要改换门庭。但是,这卫离问都不问自己,却对狄青求贤若渴。
自己范仲淹,平日里常常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在卫王离眼中,一无是处么?
卫王离的识人之明,响彻华夏诸国。难道,自己果真一直高估了自己?
范仲淹心胸再豁达,此时也不禁一阵酸涩。
当然了,范仲淹还隐隐有种感觉:狄青再厉害,也未必就真的就价值数十州府近千万子民吧?卫王离出兵的条件,真的就这么简单?
那还真不一定!
“范侍郎!”卫离似乎看出了范仲淹的所思所想,道:“你是不是奇怪,本王为何不招揽你,而是招揽狄将军?”
“呃……想来是范某人才疏学浅,难入卫王法眼。”
“非也,非也。”卫离摇头,道:“事实上,本王对范侍郎的招揽之心,还在狄将军之上。但是,本王以为,范侍郎用不着招揽。因为,咱们志同道合。若是本王提出什么条件招揽范先生,反是侮辱范先生了。”
“志同道合?莫非,卫王知道,范某人的志向?”
卫离道:“方才,范先生劝本王出兵,对宋国朝廷提出的条件一口带过。你真正想打动本王的言语,却‘华夏’二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