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城。
此城原来是高句丽的坚城,如今已经被唐军攻取。
攻占白岩城一战,唐军斩首过万,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胜利了。李世民和随军文武大臣,在白岩城主府内的院子中,摆下数十桌酒宴。
一边浅酌慢饮,一边满面悠闲之色的看着万国金榜。
本来嘛,大唐立国不久,堪称君贤臣明。要说有些官员不称职,大家相信。要说有些官员贪污纳贿,也有这个可能。但是,要说有能上万国金榜的歼臣,大家还真不信。
凭什么啊?
天下歼臣榜,总共才二十四个名额,大唐的臣子凭什么能占一个?
不过,还真有。
“第十五名:封德彝。所属:唐国。罪名:两面三刀,勾结建成,谋废世民。奖励:金刚丹十八粒,白骨丹十八粒,并主君减寿十九日。”
“不是,王上!您听我说啊!”
封德彝吓得腿都软了,跪倒再地,道:“王上千万莫全信那万国金榜的,老臣……老臣当初就是随口一说啊!”
“随口一说?随口一说什么?”
“就是……就是……太上王问老臣,废建成太子之位,立天策上将如何?老臣就是回答了个长……长幼有序……”
“我去你的吧!”
嘭!
李世民飞起一脚,将封德彝踹翻在地,胸前不断起伏,别提多气愤了。
很简单的道理,要是没有封德彝这句话,李世民就是李渊所立的堂堂正正的太子!既然如此,李世民还用得着宣武门之变,留下弑兄杀弟的千古骂名?
“来人啊!”
“在!”
李世民怒道:“给本王将封德彝这个卑鄙小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遵旨!”
自有武士,拉了封德彝就走。
然而,随军的大唐宰相杜如晦,劝告道:“启禀王上,封德彝这小人该死,但是,不该就此处死。”
“杜相的意思是……”
“王上应该命人将封德彝押回我大唐国都,交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会审,任由天下百姓围观,最好审他个三天三夜……然后,再让封德彝签字画押,将此案办成一件铁案。最后,再处死这小人不迟。”
“妙啊!”李世民瞬间秒懂,满怀赞赏之色向杜如晦看来,道:“杜爱卿,多亏了你,若不然,孤险些坏了大事也!
李世民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
现在的关键,是封德彝的性命吗?
不!是封德彝的嘴!
如果现在就把封德彝杀了,封德彝说得那些话,有几个人听见了?没有签字画押,能做数吗?能不被人诟病吗?
而把封德彝押回长安,做成铁案呢?再加上有万国金榜的旁证,就成了世所公认无可辩驳的事实!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原来,就算李渊亲口跟人说自己当初就有意传位李世民,别人都会以为那是李渊被迫说的,没人相信!
原来,就算封德彝,亲口跟人说自己两面三刀,阻止了李世民被立为太子,照样没人相信,只会以为他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感谢万国金榜!
万国金榜公布了封德彝的罪状:两面三刀,勾结建成,谋废世民。
只要李世民把封德彝的案子做成铁案,有口供、有画押,有朝廷无数官员的见证,有万国金榜的旁证,有无数百姓围观……李世民就算不能彻底洗白,也相差不远了!
现在的唐王李世民,简直怎么看万国金榜怎么顺眼。
……
……
匈奴草原,秦汉联军,中军帐外。
没错,就是秦汉联军。
自从秦汉二国出击,征伐匈奴以来,进展极其顺利。如今,已经尽取漠南之地,顺利会师。
今日,是天下忠臣榜和天下歼臣榜公布的日子。
秦王李世民,汉王刘彻,带领麾下主要文武,在此一起观榜,且看榜单之上,有没有自己手下。
“第十五名:赵高。所属:秦国。罪名:积蓄死士,图谋不轨。奖励:金刚丹十八粒,白骨丹十八粒,并主君减寿十九日。”
“王上!”
噗通!
赵高直接匍匐在嬴政的面前,没有发出任何辩解之言。
因为,他明白,嬴政极其英明,会仔细判断自己是不是歼臣。自己的辩解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