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是回到金军总崩溃的那一刻。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江之畔,天下大元帅行营内。
没错,就是天下大元帅行营。
虽然卫离已经兼任大宋兵马大元帅了,但是就在范仲淹、卫青出使卫国之前,赵佶已经任命了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了——王九子赵构。
赵佶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勤王兵马,解汴梁之危。
不过,很可惜,赵构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尽管明知汴梁要发生一场决定大宋命运的旷世大战,不但没有率二十万勤王之军北上,反而留在了长江之畔。
赵构在等。
等这场旷世大战分出结果。
如果金军胜利,赵构就赶紧带着二十万勤王之军渡过长江,另立大宋朝廷,赵构自然也就成了大宋新的君王,
如果是,卫军和金军两败俱伤,赵构可以凭着毫发无损的二十万大军,挥兵北进,一举消灭金军和卫军,夺取这场战争最甜美的果实,登基为王。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果,宋卫联军取得胜利呢?
笑话,那怎么可能吗?!
金军如此凶恶,宋卫联军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
金军的战力,赵构可是亲眼见过的,那简直是虎狼之师,天兵天将!而宋军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卫军区区十万人,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毫无疑问,两败俱伤,已经算卫军邀天之幸了,卫军怎么可能指望更多!
赵构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赵构做梦都没想到啊,万国金榜上显示的是这样的结果!
宋卫联军大捷!
原来自己眼中,不堪一战的大宋禁军,眨眼间变成了天下强军,打的齐军哭爷爷喊娘。就连出身贼寇的梁山军和那些新募之军,都敢拼敢战、悍不畏死,和金军主力拼了个旗鼓相当。
结果,宋卫联军理所当然地,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战斗到现在,虽然宋卫联军损失了一些。但是,总体战力恐怕更上一层楼!
坑爹啊!
早知如此,我赵构早就率领二十万,前去参战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怎么办?怎么办?孤究竟该怎么办啊?手握二十万大军,在长江之畔逡巡不进,那卫离能绕得了我?要知道,父王都被这厮长期监禁了!黄潜善误我,汪伯彦误我啊!”
现在的赵构,真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后悔,在中军帐内来回踱步,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口中的黄潜善和汪伯彦,自然就是他的两名心腹了。
这二人一样的媚上欺下,一样的欺软怕硬,一样的卑鄙无耻,不同之处就在于,黄潜善就是个真小人,仕林中无人不知他的人品。汪伯彦就是个伪君子,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和汪伯彦一般无二。对了,顺便说一句,汪伯彦还是秦桧的恩师。
当然了,这二人再擅长媚上欺下,眼瞅着赵构要把黑锅往自己脑袋上扣,也忍不住了。
“元帅,您这么说话,可就不讲道理了!”黄潜善冷笑道:“没错,就是我们二人,劝您屯兵江边,按兵不动的。但是,我们俩是拿刀子放在您的脖子上,逼您按兵不动了吗?没有吧。说穿了,是您自己,畏金兵如虎,才判断此战卫军最好的下场,是和金军两败俱伤。是您自己,有心浑水摸鱼,才在此地按兵不动。我们二人,只是把您心里面的话说出来而已,何错之有?”
“你……”
“我怎么了?”黄潜善笑容越发嘲讽,道:“仕林之内,谁不知道,我黄潜善最擅长揣摩上意了。元帅你信不信,若你真心想和金人作,我姓黄的,比任何人都表现的和金人势不两立!”
汪伯彦也面色一肃,道:“说到底,元帅并未被架空,这二十万勤王之军,也确实一直归您指挥。卫王离要怪罪下来,也只能您来担待。吾和黄侍郎,肩膀太小,恐怕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哎!哎呀呀!”
赵构眼见这口黑锅着实甩不出去,只得换了一副笑容,道:“两位先生,这是想到哪里去了?本帅刚才只是口不择言而已,绝无怪罪两位先生之意啊!”
“果真只是元帅口不择言?”
“当然只是口不择言。”赵构赶紧转移话题,道:“不过,话说回来,天下谁不知道,两位先生是我赵构的心腹?咱们着实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事到如今,还请两位先生,积极为本帅出谋划策,化解当前的空前危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