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发出一声冷笑,道:“乙支文德,你来干什么?莫非是要故技重施,前来诈降吗?”
“不敢!”
乙支文德沉稳道:“外臣之所以奉吾王之命,前来见王上,是真心请降。”
“拉倒吧!光这句话就不尽不实的。”李世民不以为然,道:“谁不知道,高句丽如今能做主的,不是高句丽王高建武,而是大莫离支渊盖苏文。说吧,渊盖苏文,到底想干什么?”
这话是真的。
大莫离支是什么官职?事实上,高句丽之前没有这个官位,华夏文里也没有对应的官职。如果真要翻译的话,大概就是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的大臣。
大臣总揽军政大权了,那高句丽王可管什么呢?
大莫离支渊盖苏文,才是现在高句丽的最高统治者。
“呃……”乙支文德字斟句酌地道:“大莫离支,主要想要外臣问问王上的意思。您是要一定灭亡我高句丽国祚呢?还是仅仅想在天下强国榜降临之前,扩充大唐实力,求个天下强国榜上的好名次?”
李世民道:“有什么区别吗?”
乙支文德道:“如果王上一定要灭亡我高句丽不可,那没什么好说的。现在就请王上南下平壤。您有百万大军是不假。但是,吾高句丽还有平壤坚城,还有百万三国联军可恃。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李世民道:“如果,本王只想扩充国力呢?”
“那就简单了。我高句丽可以向大唐称臣纳贡,王上甚至可以放弃高句丽王号由王上您封一个侯爵。如此以来,想必天道会承认大唐对高句丽的统治的。”
“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这样吧,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乙支文德,你且容本王仔细思量几天,再答复你。现在,你是想回平壤等本王的消息呢。还是,就在我唐军大营暂住?”
“我……”
事实上,乙支文德现在,处于相当的懵逼之中。
很简单的道理,乙支文德这么大岁数了,还有几年好活?他之所以冒险出使唐营,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能忽悠着李世民,接受高句丽的投降,当然是最好。
必须说明的是,乙支文德虽然曾经诈降过隋军的宇文述。但是,高句丽人的诈降,绝不是第一个诈降的高句丽人。
隋朝五次东征高句丽,次次都有高句丽诈降之事。每次都能让隋朝大军吃一个大亏。
现在,唐军若是真的接受了高句丽人表面的投降,就此退军。高句丽人就完全可以像之前那样,衔尾追击,取得一场极其辉煌的胜利。
其二,如果不能说服唐军退兵,就尽可能的拖延唐军进军的时间。毕竟,天气越来越冷。拖延的时间越久,对唐军的后勤越不利。高句丽胜利的可能也就越大。
其三,入唐军大营,观唐军虚实。以便发现唐军的弱点,想到击败唐军的办法。
在乙支文德的原本计划中,三个目的要实现哪一个,都容易不了。
他已经做了无数的腹案,准备了千言万语,面对李世民的诘难。
可是现在,李世民直接答应仔细考虑,甚至问他要不要留在唐军军营。
这事情办的也太顺利了吧?
乙支文德的心神一阵恍惚。
“乙支文德,孤问你话呢。”李世民提醒道:“你到底是回平壤城呢,还是在我军大营内,等孤的消息。”
“外臣……外臣选择留在唐军大营。
李世民和卫离对视了一眼,微微点头,道:“如此也好。来人!”
“在!”
“送高句丽使者,前去休息。”
“是!”
自有大唐军士向前,将乙支文德引走。
接下来的三天里,大唐没有禁止乙支文德在唐营内的自由活动。只要不是机密地点,任其参观。
乙支文德却越是参观越是心惊。
首先,虽然寒冬提前到来,令唐军的后勤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由于雪橇和炒面的作用,唐军后勤的困难已经克服。高句丽若是指望唐军后勤不足,战力急剧下降,简直是痴心妄想。
其次,大唐如日初升,政治清明,唐军的士气相当高。高句丽指望唐军被朝廷大规模征发,颇有怨言,士气不振,纯属痴人说梦。
最后,唐军的战马神骏,武器优良。高句丽也别想在装备上,占什么便宜。
唐军简直无懈可击,乙支文德能不心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