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卫离要出兵灭天竺!
西方各国结成联盟,意图覆灭华夏。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是,这个联盟是客观存在的。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西方联盟倒下,要么是华夏联盟覆灭,完全没有其他可能。
华夏将如何攻灭西方联盟呢?
只要华夏大军兵出玉门关,就会受到西方联盟的全力抵抗。沉重的后勤压力,激烈的抵抗,敌军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补充……即便华夏出兵数百万,即便华夏军站着极大的优势,也会陷入一场战争的烂泥潭中,很难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所以,华夏联军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拆散西方联盟,各个击破。
但问题是,华夏人和西方人,文化不同,风俗各异,连长相都有明显的区别,无论是用秘谍散布谣言,还是分化拉拢,都很容易引起西方联盟成员的警觉,事倍功半。
天可怜见,如今天竺阿育王主动跳了出来,简直是灭天竺千载良机!
非但如此,阿育王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刺卫王离。卫离若不马上对其施展霹雳手段,怎么对得起打出的赫赫威名?
什么?那会影响卫国在天下复国榜上的排名?
那又怎么样?
卫离总不至于,为了一个天下富国榜的排名,就错过这个灭天竺的大好良机吧?
而且,白糖、玻璃镜、羊毛制品、口红、香水……这一桩桩一件件新奇物品的推出,真的不能弥补这次出兵和大量人口的损失吗?
那还真不一定!
在初级科技礼包的加持下,卫国的生产力猛增。卫国已经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一年创造的财富,远超这个时代的人想象!
总而言之,卫离稍微一转念,已经做出了出兵天竺的决定!
“孤闻,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应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也!三个月前,吾华夏诸国与西方联盟约,三年和平,互不相攻,否则人神共弃。然而,如今,天竺阿育王,遣人行刺本王。此为天竺人背信弃义也,是可忍孰不可忍?故,本王心意已决,发兵六十万,覆灭天竺,斩阿育王,毁天竺社稷,灭天竺国祚,以儆效尤!望天下诸国周知,勿助天竺也。否则,孤灭天竺后,必先击之!”
一份檄文,卫离亲手写就。
然后,命人雕版,复印数千份。一部分传遍寰宇万国,一部分由使者带着,直接向各国君主宣读。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
……
大明王宫,承天殿。,
“嗯?”
朱元璋接到这份檄文后,满面不悦之色,向卫国使者看来,道:“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卫王已经答应,我大明加入华夏联盟?”
“确实如此。”
“如果本王的还没衰老不堪的话,吾依稀记得……我那宝贝女儿,朱月含将成为卫王的侧妃?大明和卫国之间,堪称秦晋之好?”
“王上春秋鼎盛,哪里和衰老二字相干?您的记忆,完全正确。”
啪!
朱元璋重重地一拍几案,道:“那为何,卫离灭天竺。没有让我大明出兵?他卫离,把华夏联盟当什么了?把我这个便宜丈人,当什么了?”
“呃……”卫国使者赶紧赔笑,道:“这不是天下富国榜,快要公布了吗?吾王实不愿,因为此事影响了大明的排名。再说了,此事乃是为卫国和天竺之间的私事。如果,我华夏联盟诸国也出兵天竺,恐怕会刺激西方联盟诸国出兵,反而不美。”
“担心西方联盟诸国出兵?”朱元璋这才面色稍霁,道:“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就没有变通的法子么?”
“变通的法子?”
“对,就是变通的法子。”
顿了顿,朱元璋向常遇春看来,道:“常贤弟!”
“臣在!”
常遇春赶紧微微躬身,道:“王上有事,尽管吩咐。”
“常贤弟啊,你那个小侄女月含,可是你亲眼看着长起来的。不容易啊,月含先天不足,从小饱受病痛折磨。为了活下来,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终于,天可怜见,她的病好了,又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日子越过越好,真是不容易啊!但是,如今,有人要谋杀她的夫君,让你那小侄女守活寡,你这个做叔叔的,能答应吗?”
常遇春眉毛一拧,道;“我宰了他!”
“好!要的就是常贤弟这句话!”朱元璋猛地一拍几案,道:““卫国和天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