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卫军刚进入天竺后不久,就和天竺人决战了。而且,和天竺人决战的地点,是在天竺国都无忧城外。
事实上,天竺最核心地带的边界,距离天竺和贵霜的边境不足百里。这片最核心的地带,有着天竺最肥沃的土地,最繁荣的城池,孔雀王朝的国都无忧城也在附近。
阿育王选择在无忧城和卫离决战,自然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阿育王如果只是在无忧城坚守,任由卫离在天竺攻城略地,影响会是多么恶劣——无忧城很快就会被卫离包围,变成孤城一座。天竺最精华的土地,也很快就会被卫离攻取。这种情况下,那些不认同阿育王统治的天竺人,如果不趁机起兵造反,简直没有天理!
这么说吧,天竺的地形,相当于华夏的长安、洛阳、北平、金陵、晋阳……所有名城,乃至于华北平原、江南水乡、关中平原等所有肥沃之地,都猬集在一片极小的土地上。其余的土地,多的是高山大川、雨林丘陵,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物产不足。
所以,天竺这个国家表现上看起来领土挺大的,其实战略纵深很小。好死不死的是,核心地带还距离和敌国的边境非常近。
自古以来,天竺就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强大,实际上很容易被征服的国度
阿育王能做的选择,着实不多。
……
……
卫军参战的兵马,并不是阿育王所估计的七十万以下,而是八十万左右。
谁让西方联盟支援了贵霜足够的粮食,让卫离可以迅速开仓放粮,收买贵霜民心呢?
谁让卫离手中,有种痘之术这个大杀器呢?
这两个有利因素,让卫离可以轻松地施恩贵霜子民,巩固自己在贵霜的统治,不用留守太多的兵马。
谁让在摩陀罗城,贵霜英杰双靡行云,不但俘虏了天竺二十万精锐,还让所有幸存的天竺将佐,都收上沾了天竺忠臣的血,交了投名状呢?
如今这二十万天竺军,已经成为卫离覆灭天竺最狂热的支持者。
唯有如此,他们才可能风风光光的,以“识时务”的英雄的身份,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否则,他们就永远是天竺的罪人,可耻的背叛者。
所以,尽管卫离已经在贵霜留了足够的兵力,镇压地方,防备西方联盟,但攻入天竺的大军,还是达到了八十万之众。
八十万卫军vs两百万天竺军!
印度平原,这片寰宇万国都排得的上号的富饶土地,到底能不能归属于华夏,马上就见分晓!
……
……
“王上请看!”
天竺降将莫里沙,伸手向远方指来,道:“阿育王身旁站着的那个美貌女子,就是天竺浮屠教的圣女,名叫阿莲丽。天竺军最左翼,是浮屠教僧兵,总人数将近二十万。看来,浮屠教是选择一条道走到黑,支持阿育王了。”
“浮屠圣女?”
卫离有些好奇地道:“浮屠圣女,在浮屠教什么地位?与婆罗门教圣女,比之如何?”
“婆罗门圣女只是名字好听,其实就是一群玩物而已。浮屠教的圣女,却是地位极高。虽然不能说,圣女一声令下,浮屠教定会听从吧。但是,浮屠教中,还真没有比圣女地位高的人物。呃……”
话说到这里,莫里沙忽然有了别的想法:王上想知道的,真是这个?未必吧!
据说,王上是受到了阿育王指使的婆罗门圣女的刺杀,才决定发兵灭天竺的。
那刺杀王上的婆罗门圣女呢?
现在是死了,还是活着?
没听说啊!
该不会是,王上已经品尝了那婆罗门圣女的滋味,感觉甚好。现在食髓知味,对这浮屠教圣女,也甚感兴趣吧?
“呃……”
想到这里,莫里沙赶紧换了一副口气,道:“其实,浮屠教脱胎于婆罗门教,表面上势同水火,内里却颇多相似之处。据说,浮屠教和婆罗门教的圣女,修的都是《瑜伽经》。不过,婆罗门教千年以来,日渐腐朽,将这《瑜伽经》变成了取悦男人的工具,而不是提升精神境界的法门。而浮屠教不仅返本朔源,而且推陈出新,历代浮屠圣女,都清净高洁,超凡脱尘,如菩萨临凡。”
不过,事实证明,莫里沙纯属想多了。
卫离摇头道:“本王想知道的不是这个。如此说来……浮屠教的圣女,基本上能做浮屠教的主?”
“可以这么